□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 王谦 孙兰
“抬头望,闪闪烁烁的星空;星光里,是你最美的笑容。 你对我说,等到花开的时候,会轻轻地,亲吻我额头……”伴着最喜欢的这支歌《当春风来敲门》,一大早,肖铮在妈妈王云飞的陪伴下来到了考场。
6月7日,2022年全国普通高考拉开帷幕。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六中,有一个考场只为肖铮设立。从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走出来的肖铮,虽然先天性失明,但梦想从未“失色”,今天她将在这里以一份盲人试卷,向心中的梦想发起冲刺。
这一天,王云飞特意穿了一件旗袍,旗袍上素雅的花朵很好看,尽管女儿看不见,但她仍愿意以一种“隆重”的“仪式感”,用“旗开得胜”的寓意给女儿带来好运。
考前半个小时,王云飞把女儿送了进去。“考场内配备的老师和正常的高考是一样的,也是三位老师监场。但孩子的试卷跟普通考生的试卷不一样,它使用的是盲文,需要一台盲文打印机,打印完试卷以后还要进行校对。”王云飞告诉记者。
今年是我国使用高考盲文试卷的第9年,但在河北省是首次组织盲人参考。为了确保肖铮顺利参考,省市残联、考试院、肖铮所在学校协调联动,提前做好了所有准备。
“河北省考试院给孩子定制了一台盲文打印机。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努力,才成就了孩子顺利参加正常的高考,作为家长,我非常感动。”王云飞说。
肖铮的考卷,试题内容和普通考卷一样,但由于是盲文,试卷的长度要比汉字考卷长得多。肖铮需要用手摸索出试卷上刻印的痕迹作答,因此考试时间也被相应延长,第一门语文科目的考试将进行225分钟。
考场内,肖铮专注而用力地握着椎笔,一边思考一边不间断地扎出最好看的盲文点。
考场外,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张晓萌和妈妈王云飞一起等待。过去的12年里,张晓萌一直担任肖铮的音乐辅导老师,看着肖铮一点点走进音乐的世界,一步步走到高考的起跑线。“这一刻,在我心里,肖铮已经在人生的答卷上拿到了高分。”张晓萌替肖铮感到自豪。
下午1点,肖铮交卷走出考场,见到女儿出来,王云飞立马上前给了她一个满满的拥抱,“真棒!真棒!”
“感觉怎么样?”
“还可以吧!我感觉答得挺平静。”
“试卷有多厚?”
“可能有30页。”
“30页?现在手疼不疼?”
“现在手腕有点儿酸。”
“还有两天,继续加油!”
“好的!”
家人、老师,关心的人围拢着肖铮,亲切地询问,热情地鼓气。
肖铮的高考志愿是两所院校的音乐专业。“我从小就很喜欢音乐,也希望把我的歌声带给更多的人,带给他们积极,带给他们阳光!”肖铮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如果今年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我可能会组织一个小乐队,既要唱歌,也要做最酷的鼓手。”
18岁,最好的年纪,最美的青春,文静的女孩儿心里藏着五彩的梦想,她相信所有的坎坷就都会化作隐形的翅膀,带着她,飞向光的方向。
“我很幸运!一路走来有那么多人鼓励、支持和帮助我,让我能像健全人一样参加普通高考,去叩响梦想的大门。我想唱一首《我爱你中国》,表达我心中的感激。”正午的阳光下,没有音乐的伴奏,肖铮自然大方地唱了起来……
“每当我感到疼痛,就想让你抱紧我,就像你一直做的那样,触摸我的灵魂。每当我迷惑的时候,你都给我一种温暖,就像某个人的手臂,紧紧搂着我的肩膀……”甜美的歌声,像清泉水,合着夏风在空气中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