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西流
“梦想不会发光,追逐梦想的你才是真正发光的那个人。”6月8日下午,武汉武昌工学院举办2022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该校校长李勇发表致辞并在临别前高声歌唱《过雪山草地》,为毕业生们送出远行祝福。
作为一位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或授位仪式上发表一段热情洋溢的演讲,并与毕业生们合影留念,其实是一年一度的“必修课”。然而,在武汉武昌工学院2022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李勇在临别前不仅发表了临别致辞,还高声歌唱《过雪山草地》为毕业生们送出远行祝福。校长如此“接地气”,被温暖和感动不只有该校的毕业生。
事实上,接地气的平民校长近年来并不少见。如率先用网络热词进行毕业演讲的“根叔”——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以及创作“化学之歌”,并为学校保安作序的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还有成都大学原校长王清远,花了相当于4个工作日、21个课时的时间,躬身与3743名毕业生一一握手、行拨穗礼、拥抱、合影。他们共同的一面,就是把自己最真实、最接地气的一面,用最具体、最直接的方式向大学生表现了出来。这拉近了高校领导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
一位大学校长,能够如此接地气,这本身需要投入极大的真诚和勇气;而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不正需要投入这种真诚和勇气吗?可以说,这些高校领导的个性举动,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进步。正如社会学家马雪松所言:“教育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大学不仅仅应该成为一所学校,更应该是时代风气的先行者。”
高校要改革创新,实现“去行政化”,首先就应该从高校领导转变刻板形象开始。校长唱歌送祝福,传递出了高校改革的“好声音”。这些大学校长的草根情怀,不仅影响了高校学子,也给当今的高等教育制度带来了全新的启示:只有高校进一步“去行政化”,高校领导更加务实化、草根化,才能让更多的学子能够在高校“来的时候说好,走的时候舍不得”,高校才能向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