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月
今年高考期间,“‘提灯校长’张桂梅送考”又一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这是她第12次送考。从2011年至今,她坚持送考、陪考,从不缺席。
6月10日,高考结束第二天,由《中国作家》杂志社、云南出版集团共同举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张桂梅》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和云南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
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云南出版集团总编辑田大余,评论家梁鸿鹰、何向阳、李朝全、路英勇等,以及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赵石定,云南出版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仇迎春等与会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主持。
张桂梅扎根于滇中大山多年,她的事迹感动了全国。报告文学作家李延国以及王秀丽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张桂梅》,真切真实地讲述了张桂梅感人事迹,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张桂梅有血有肉,充满母爱,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形象。作品首发于《中国作家》纪实版2022年第3期、第4期,并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0万字左右。作品一经问世引起广泛关注,反响强烈。
吴义勤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一部非常有温度、有情怀,洋溢着时代精神,而且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的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全书生动地刻画和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丰满、立体的张桂梅形象。张桂梅是一个时代楷模,在大家心中是个英雄,但在作家面前,她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是女儿,妻子,老师,最后才是英雄。书中对她的日常生活,她的人生历程,她的成长道路,挖掘得非常深入,也让我们看到了英雄在生活中的另一面,有笑有泪、有爱有恨,细节丰富,没有拔高,没有夸张修辞,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艺术经验。
田大余说,长期以来,云南出版集团不断加强图书的创意、策划、研发,认真做好主题出版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长篇报告文学《张桂梅》就是一部重要的主题出版物,作者多次深入丽江华坪一线,对张桂梅以及她的学生、同事进行了广泛深入而细致的采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进而深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感知主人公的崇高情怀,全方位、多角度地把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佩、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民教师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文艺报》总编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梁鸿鹰认为,这部作品写出了信仰的力量,写出了一个新时代的最可爱的人的品格。张桂梅在极端艰难困苦和贫穷中成长,疾病与她如影随形,但是她顽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使她克服了各种困难,成就了一番事业。作品也写出了她的大爱,她在一个教育落后的边远地区,用文明的乳汁抚育下一代,把美育、文明带入了教育当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献给了这份伟大的事业。而她做事的底气,就是遇到了一个美好的时代,因此这部作品是献给这个时代,献给所有女性,献给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部史诗。
作家出版社董事长路英勇表示,这是一部中国女性的奋斗史,还原了在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一位非凡女性、一位人民教师的生命历程。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着重谈到了这本书的艺术特色,它特别的写法,自始至终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这是一种谈话式的、对话式的叙述,拉近了读者和作者、主人公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放军报》文艺评论版主编傅逸尘说,作品里有很多个人化的、生活化的,还有情感内在的生命经验,是新闻报道所无法深入和延展开去的。作品所表示的、所指向的那种人类崇高的精神高度,真正值得文学书写,值得读者去尊重、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