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心血站医生刘亚声

履职尽责让老百姓在党的阳光下健康生活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我是一名医生,同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是我履职的第五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中心血站医生刘亚声感慨地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刘亚声清楚地记得,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会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团组审议。回想起2018年第一次见到总书记的情景, 刘亚声记忆犹新。“总书记对内蒙古一直牵挂于心,这让我感到格外温暖和亲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总书记的这句话,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回到家乡后,在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的刘亚声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和住院的重症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另一方面利用休息时间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调研。同时与当地医保局、卫健委等部门进行交流,了解相关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

    通过一年的调研走访,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刘亚声提交了《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的建议。会后,这份建议得到有效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进一步落实落细,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让低收入的重症患者和家庭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

    2021年11月,刘亚声调至血站工作。在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经历让她知道血液的珍贵,其对于挽救生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安全且有质量的血液提供给临床,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对于采供血机构来说,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好诠释。

    为此,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刘亚声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安全和质量的建议》,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履职尽责。

    刘亚声在工作中发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疑难危重病人救治成活的概率大大提升,由此临床用血需求量也逐年上涨。但刘亚声却发现,目前各地采供血机构均不同程度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经常会出现临床用血紧张的现象。因此,她建议加大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政府承担起组织、动员无偿献血工作的主导责任。

    “近年来,我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工作中想方设法解决采供血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为基层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刘亚声说。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作为血站的一名职工,我深感宣传好无偿献血工作,让各族群众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就是民族团结、友爱、互助的最好体现,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刘亚声说。

    回到工作岗位,刘亚声第一时间着手打造科室文化墙。通过文化墙上一幅幅照片,讲述点点滴滴“医者仁心”的故事,不断激励科室医护人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引领科室党员发挥先锋队作用,以党建带队建,更好地用心、用情、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服务患者,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情怀,促进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年的履职经历中,刘亚声通过工作、调研、走访,切身感受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在不断增强,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人民的健康素质和意识在不断提高。老百姓对于好日子也有了新定义,那就是:“要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健康幸福地生活!”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