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创·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创·乡村振兴

湖南省浏阳市干口村由昔日养殖村建成今日红花檵木“一村一品”示范片区,花木产业年产值上亿元。

产业转型,村庄蝶变


    ■ 刘宗庆

    走进湖南省长沙浏阳市镇头镇干口村,紫色的红花檵木、黄色的女贞、绿色的桂花树连绵起伏,宛如一片绚丽斑斓的七彩花海。

    干口村位于浏阳河畔,曾经以生猪养殖为主要产业,由于生猪养殖粪污处理不当,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大。几年前,当地政府和村“两委”实施产业转型,沿河区域全面退出养殖业,引导村民种植红花檵木等花木,发展庭院经济。

    红花檵木是我国特色花卉品牌产品之一,属于彩叶植物,形态优美,而且耐修剪,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在村“两委”引导下,红花檵木产业很快在村里发展起来。

    该村涧口片村民陈庭今年32岁,以前在外地打工,2015年回乡种植红花檵木,率先采取先进的喷灌技术,实现了致富梦想,并发起成立庭哥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村民改良技术,提升苗木品质。他还包揽了苗木起挖、装运、外销等服务工作,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目前,仅涧口片就有200多户村民种植红花檵木,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成品花木销往省内外,成为干口村一张“金名片”,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5万元。

    “目前,全村花木种植面积8600多亩,年总产值上亿元,创建为长沙市‘一村一品’红花檵木示范片区。”村党总支书记娄晓波自豪地介绍。

    产业转型的同时,干口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修建沿河步道,硬化村庄道路,实施“五园”(小公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林园)改造,昔日脏乱差的村庄实现蝶变。娄晓波表示,目前正在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努力实现全面乡村振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