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表在《微生物基因组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常见的大麦虫(又称“超级麦皮虫”),可以在其肠道中一种细菌酶的帮助下,吞噬聚苯乙烯,这种对聚苯乙烯“有胃口”的蠕虫,可能是大规模回收塑料的关键。科学家希望这种“升级版”的生物循环能带来塑料垃圾回收的新方式,从而减少垃圾填埋量。
昆士兰大学化学和分子生物科学学院的克里斯·林克博士和其团队在3周时间里给大麦虫喂了不同食物:其中一些喂了聚苯乙烯泡沫,一些喂了麸皮,还有一部分被禁食。林克博士说:“我们发现,只喂食聚苯乙烯的大麦虫不仅存活了下来,甚至体重还略有增加。”这表明大麦虫可从聚苯乙烯中获取能量。
研究人员使用元基因组学技术,找到了几种能够降解聚苯乙烯和苯乙烯的编码酶。他们想在实验室培养大麦虫的肠道细菌,并进一步测试其降解聚苯乙烯的能力。而长期目标是设计酶,通过机械粉碎和生物酶降解,在回收工厂中降解塑料垃圾。“大麦虫就像小型回收工厂,用嘴巴撕碎聚苯乙烯,然后‘喂’给肠道里的细菌。”林克博士说,“这个反应产生的分解产物可以被其他微生物用来制造高价值的化合物,比如生物塑料。”
(胡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