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扫黑除恶给夏日送来清风
全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动员部署会25日召开。会议要求,要用硬的拳头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中小学生等群体,针对侵害他们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突出“快、准、狠”,坚决依法打击。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始终保持“零容忍”,坚持主动出击、除恶务尽,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团伙,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
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一刻不能停。坚决依法从严打击黑恶势力,维护的是人心和民心,不让坏人有一丝一毫的侥幸,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拒绝“谢师宴”“升学宴”,弘扬文明新风
“生活需要仪式感,但仪式感没必要奢靡浪费。一杯清茶、一张贺卡足以表达对老师、学校的感激之情。”6月25日,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校园内,该校毕业生赵婧怡如是表示。在该校的操场上,1300余名毕业生依次郑重在“拒绝‘升学宴’”条幅上签上名字,承诺弘扬文明新风,拒绝奢靡浪费。
“升学宴”或“谢师宴”这种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宴请风早该制止,过分强调物质、铺张浪费、搞人情陋习,忽略了真正的感谢含义。学生对老师的感谢,用成绩来说明更朴实,而一杯热茶、一束鲜花、一封感谢信等等,更能传达正确的人情观和价值观。且这样的答谢更文明、更纯洁也更具温情,对净化社会风气,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致敬马赛克背后的“缉毒英雄”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最高人民法院25日通报,2012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共计95.7万件,判决生效犯罪分子102.9万人。据调查数据显示,每年都有几百位警察因公牺牲,缉毒警的死亡率是其他警种的4.9倍,受伤率超过10倍,几乎每天都有缉毒警察牺牲。缉毒警察可以说是最危险的警种之一。
缉毒警察是十分危险的职业,他们站在黑暗里,常以“马赛克”示人。当我们能看到他们的面容时,常常是他们在人世间的最后一面。据统计,5年来全国共缴获305吨毒品,毒品榨出的每一分钱,都是打在缉毒警察身上的子弹。我们要不断敲响警钟,对毒品“零容忍”就是爱护自己,也是向缉毒警察最好的致敬。
找到旅行新方式,在家门口的城市漫步
“从一到十,遛最‘慢’的胡同”“来北海公园,不一定要荡起双桨”……作为一名旅游博主,付若颜最近1个月的社交平台笔记中,City Walk这个词频繁出现。“以前一有空闲就往别的城市跑,忽略了身边的美。”付若颜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总是忙于工作的她过去很少停下脚步领略身边的“老北京”,疫情让生活的节奏变慢,这段时间她爱上了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漫步。
疫情打破了常规的出游节奏,但也让新的旅行方式悄然诞生。城市漫步,正在我国的许多城市悄然发展。或结伴而行,或参加团队,人们行走在城市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路线中,拒绝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打卡,更短的行程带来更沉浸的感受。
高亚菲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