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典型人物报道是媒体的日常业务,就女性典型人物报道而言,其对于时代女性形象的整体塑造与建构、男女平等价值观的传播与阐释,以及女性精神世界的挖掘和展现,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新时代中国女性的精神世界,既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传统本色、奋斗奔跑追梦的共同底色,也有基于人物性格、职业、经历等不同而形成的个体特色。本色、底色、特色的有机把握和融合呈现,才能完整展现时代女性的精神世界。
■ 周玉林
典型人物报道虽然是媒体的日常业务,但很考验记者的功力。写好典型人物是记者的基本功,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写好”,除了表达与呈现的鲜活、生动、立体外,重点是写出个体的思想境界及其所折射的时代特征。就女性典型人物报道而言,其对于时代女性形象的整体塑造与建构、男女平等价值观的传播与阐释,以及女性精神世界的挖掘和展现,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通过典型性建构时代女性形象
人物的“典型性”,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阐释。但就其核心要义而言,是在该人物身上集聚了某种群体特征和时代特征。因此,我们在选择人物时,其时代标志性、群体代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报道典型人物,我们的目的肯定不是局限于人物本身,而是想以这个人物为例子和载体,以点带面、窥斑知豹,甚至微言大义,去呈现某种超越人物个体本身的普遍性、时代性。
新时代的中国女性是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何通过报道女性典型人物,来塑造、建构新时代中国女性的形象,是女性主流媒体的一大业务课题。以中国妇女报的典型人物报道为例,报社从“主流定位、特色表达、融合呈现”的采编工作理念出发,在人物选择上强调主流性,把“国之大者”和女性的时代角色结合起来,重点关注在国之重器、国计民生等重要岗位中建功的建设者,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家庭美德上做出表率的倡导者,以及走在时代前列、追求出彩人生的奋斗者。在人物采写和全媒体呈现上,则强调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细节情感化,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实现文字表达质感和视频破圈传播的融合赋能,提升女性人物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领力,建构起作为建设者、倡导者、奋斗者的时代女性主流形象。
生逢伟大时代,中国妇女报把新时代中国女性定位为中国故事的女主角,通过讲好中国女性故事来讲好中国故事。为此,报社创新体制机制,成立了中国故事女主角融媒体工作室,以“她改变的”为评价标准,挖掘在各行各业做出“改变”性贡献的典型人物,以“报告文学+视频”的融合创新方式,全媒体呈现女性的奋斗人生,展现新时代新征程上磅礴的巾帼力量。
“她改变的”可能是一个村庄的面貌、一个团队的斗志、一项技术的走向、一种观念的更新……但每一个微小的改变,汇聚起来的就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融媒体工作室推出的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云雾镇摆谷村村医罗海香,就是扎根农村基层的村医群体代表。从小目睹村民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就医没有保障的现实情况,罗海香立志成为一名村医。她这一干就是20余年,走了5万多公里山路送诊,诊治了2.4万余人次的病人。罗海香改变的不仅是村民缺医少药、产妇土法接生的现状,还有山村歧视妇女的观念。“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能光为自己而活着,应该有那么一点给人想念的东西,要活得有价值。”这是罗海香用自己的人生践行的人生格言。这部作品推出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们看到的不仅是罗海香个人的无私奉献,还有女性群体在脱贫攻坚国家大战略中的奋斗与付出。
通过先进性传播男女平等价值
男女平等是我们国家的宪法原则和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两度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代会报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实现男女平等的政治主张,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新时代的中国女性既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男女平等政策主张的受益者,也是男女平等价值观和先进性别文化的践行者、倡导者。
中国妇女报在女性人物报道实践中,把先进性作为遴选人物、呈现人物的重要考量,把时代发展的逻辑和个人进步的逻辑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从人物的成长轨迹中揭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女性发展营造的良好环境,也注重从女性的奋斗、奉献中展示广大女性追求性别平等,敢于创造、勇于担当、自信阳光的时代气质和风貌。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中国妇女报的系列“战疫”人物报道,并没有止于人物报道本身,而是深刻指出,在4万余名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三分之二是女性,这样的“高光”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女性在国家男女平等政策支持下、在半边天思想激励下,持续接受教育、参与职场的结果。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是在享受妇女解放的红利,也再一次证明男女平等有利于女性,有利于男性,也有利于整个社会。这样的升华,把人物报道的价值理念得以深刻地展示出来。
通过故事性展现女性精神世界
新时代中国女性的精神世界,既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传统本色、奋斗奔跑追梦的共同底色,也有基于人物性格、职业、经历等不同而形成的个体特色。本色、底色、特色的有机把握和融合呈现,才能完整展现时代女性的精神世界。
人物报道如果仅仅止于行为表象,不深入到其内心世界,必然如挖井而不到水线,难以解渴。而人物报道对其内心世界的挖掘,如果止于口号式的宏大叙事,也必然难以把握人物精微而生动的灵魂。唯一的抵达路径是通过交心的采访和敏锐的观察,以及故事化的叙事,娓娓道来,方能打开人物精神世界的窗。
以中国故事女主角融媒体工作室新近对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的“文字+视频”融合报道为例,通过极富张力的故事讲述,人物的精神世界得到了立体、充分、通透的表达。一是通过强烈的戏剧化冲突勾勒人物的命运起伏。水庆霞虽是中国女足的元老,但与“铿锵玫瑰”一代失之交臂,执教上海女足也颇多坎坷,但其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劲,推动她走上了中国女足主教练的位置;二是通过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灵魂对话,以自我讲述的方式提炼人物的精神特质。比如,面对执教中国女足行不行的质疑,水庆霞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行不行,我只是对赢还有渴望”。自然流露的金句成为文字报道的主标题,把人物的自信、执着和担当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水庆霞的精神世界里,坚忍不拔的传统本色、敢于挑战的时代底色,以及孤勇担当的个体特色,借助浑然一体的故事性细节化叙事,得以精准地描述和展现。水庆霞既是血肉丰满的自己,也是时代女性生机勃勃的一分子。实践证明,通过报道女性典型人物来建构时代女性的鲜明形象,是女性媒体记录“她时代”的正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