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新女学 PDF版下载

版面: 新女学

“芯片绣花女”刘建波 托举航天器翔九霄


    刘建波(右三)与工作室成员在一起。

    ■ 刘双群/文 张玲琍/摄

    航天无小事,芯片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电路板小至如同半个巴掌般大小,要在上面很细的芯片引脚上再接几条线出来,精准、牢固地把各种电子元器件焊至各自的“岗位”上十分不易。然而,就在比A4纸还小、厚度为2mm的双面接插式总线板上,刘建波能够手工焊接电子元器件,焊点间距仅有0.2mm,远远低于手工锡焊0.3mm的极限值,而这正是她的绝活之一。

    1991年进入万峰公司以来,刘建波已在无线电装生产线上奋战了30个年头。如今49岁的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享有“湖北省首席技师”“孝感市产业工匠”等诸多桂冠,被誉为“导弹芯片绣花女”。

    为保证芯片质量,刘建波再三强调,“手不能抖,一定要非常小心才行,容不得丝毫的失误。”正是怀着这样精益求精的质量观,从刘建波手中出来的不仅是产品,也是精品。

    挠性印制板的焊接是一项新技术,将在后续产品中大量应用。她积极参与工艺攻关,参与性能测试验证,攻克了焊接技术难关,对工艺优化细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多年的技术累积和沉淀,刘建波的绝活不止一项,针对某继电器板线束制作繁琐、分线布线杂乱,容易出现质量事故及隐患的问题,刘建波通过多次实践总结出“钉子定位法”,大大降低加工时间,确保了产品加工质量,获得航天科工“四个两”质量提升项目奖。

    大道无疆。刘建波深知,托举航天器翱翔九霄,绝不能仅凭一己之力。在追求职业技能完美与极限的同时,她坚持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带出了3名高级技师、17名技师、1名“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和3名航天技术能手,蝉联万峰公司多年的“金牌导师”。

    她精心创建国家级刘建波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了一支迎难亮剑、敢打善战的团队,一支勇于创新、不畏强手的团队。

    他们先后完成30多项工艺攻关和预研项目,拥有国家专利38项、QC成果4项,持续提高成果转化水平,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贡献三江智慧、航天力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