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创·经济女性 PDF版下载

版面: 创·经济女性

《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实施方案》发布,6项主要任务聚焦加快培养制造业高素质技能人才——

激励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才能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富东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则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年轻人多进工厂、少送外卖”的建议冲上微博热搜,反映了制造业面临技术工人短缺的焦虑;“58同城”近日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想从事的10个岗位中,没有一个跟工厂车间做技术工人相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日,人社部、工信部、国资委联合印发《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6项主要任务,旨在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专家表示,《方案》是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面落实《“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的新举措,标志着制造业技能人才工作进入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纵深发展的新阶段。

    《方案》是缓解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举措

    “制造业人才短缺的现状不加以改变,将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和影响。”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崔秋立表示,实施“技能根基工程”,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改善技能人才供给,筑牢制造业技能根基,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技能人才成为连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更加不可或缺。” 崔秋立认为,“技能根基工程”是缓解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举措,同时对整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鹿新弟对此感同身受,他表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需要一大批创新研发人才,还需要一大批掌握绝技绝活、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支高水平的技能工人队伍。

    鹿新弟认为,《方案》的实施将对增强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树立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示范功能和导向意义。

    “兵器工业集团之所以能够在产品复杂多样、技术门类齐全的情况下实现制造水平稳步发展,得益于打造了一支以16名中华技能大奖、171名全国技术能手、36名中国兵器首席技师、251名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领衔的优秀技能人才队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提出大力推进‘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必将为兵器工业集团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培养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强大动能。”

    《方案》高度重视各项基础性工作

    《方案》提出了6项主要任务:包括遴选建设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制定制造业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目录,在制造业企业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制造业高技能领军人才选拔评聘,全面推进制造业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制造业品牌职业技能竞赛。

    崔秋立表示,《方案》高度重视各项基础性工作。从基地建设到制定培训补贴目录,再到培训资源、培养模式、技能评价、技能竞赛、环境优化等,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同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关注高新技术、数字技能等影响制造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技能提升,对工业“六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给予倾斜。

    鹿新弟对《方案》中提出的“在制造业企业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非常认同,“学徒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技术培训和传承模式,尤其是对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的制造业工种。”

    据了解,新型学徒制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共同培养学徒,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新型学徒制以培养符合制造业企业岗位需求的中级工、高级工及技师、高级技师为主,培养内容包括操作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安全生产规范、工匠精神等。鹿新弟认为,新型学徒制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培养企业后备技能人才、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推行正当其时。

    在“加强制造业高技能领军人才选拔评聘”内容中提到,选拔一批技能高超、业绩突出的高技能领军人才聘任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高级技术职务(岗位),优先推荐入选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先参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评选表彰项目,优先申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才能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鹿新弟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