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创·创业创新 PDF版下载

版面: 创·创业创新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谈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赋能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是突破点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下一阶段发展的真正动能蕴藏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这样的国家战略大局之中。”

    ■ 李卓

    “数字文化产业的兴起是中国文化产业新发展阶段的核心特征,但在政策红利不断、大势向好的背景下,微观主体的创新和投融资依然面临一系列显隐风险。赋能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是未来几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点,而有效识别和防范创新过程中的显隐风险是行稳致远的关键。”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峰会”——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与投融资主题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对当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

    梳理过去5年文化产业投融资格局

    陈端结合相关数据,对过去5年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整体格局变动进行了梳理。她表示,在移动互联流量红利见顶、行业监管和金融监管叠加共振等多因素影响之下,2017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进入调整阶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线上文化消费快速崛起,云游戏、云健身、云旅游、云综艺等文化消费新形态提供了行业增量发展的空间,尤其是网络直播与电商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万亿级市场,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而2021年以来,元宇宙、虚拟人、Web3.0等代表新一代互联网形态的概念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为投融资提供了新的落点。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是技术驱动型,技术创新打破了原有的产业边界和价值创造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以元宇宙理念为引领的场景融合创新时代来临,为数字文化产业的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带来新的想象空间,Web3.0为内容众创、共享和分配提供了新的机制,但兼具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创新必须与我国的政策导向、文化根脉和制度土壤有效兼容才能行稳致远。”陈端表示。

    她同时指出,去年以来,国家层面加大了流量经济整肃和互联网反垄断力度,文化创新首先要把握好各项政策背后的底层逻辑,同时要与更大的产业底盘结合才能有效放大文化创新的杠杆赋能效应。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下一阶段发展的真正动能蕴藏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这样的国家战略大局之中,让文化产品以IP为引擎的流量聚合效应在国家政策倡导的领域进行流转变现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数字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机会点和风险点

    陈端用两组关键词对未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机会点和风险点进行了研判。

    她认为,城市更新与文化消费新场景的融合创新、面向Z世代人群以“IP+社交”为引擎的“文化+”新消费、以线上线下流量协同和沉浸式体验提升为特点的数字文旅、结合乡村振兴政策大势的农文旅融合创新、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电竞游戏,以及跟上述领域相关的硬件投资或许成为新的增长点。

    针对未来企业创新和投融资的风险点,陈端指出,保持政策敏感度始终是文化产业生产和投融的关键,此外,包括技术路径风险、商业模式风险、内外源现金流风险以及生态位风险,都是未来微观主体在创新过程中需要着力防范的。

    “数字文化产业未来的创新发展是生态为本而非单兵突进,要审慎研判产业生态所处的阶段,谋求最适合自身优势资源能力禀赋积累的生态位,超越当下生态阶段或自身生态能级的布局往往会跌入冒进陷阱。”陈端补充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