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创·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创·乡村振兴

安徽省天长市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创新开展定制购种、农资配送、在线培训、直播答疑等服务,助力春耕和“三夏”——

每块耕地都有人守护


    多台联合收割机在规范化建设的大田里收割小麦。

    天长市永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90后”赵永玲驾驶插秧机作业。

    天长市丰仓机械种植合作社在进行植保飞防。

    ■ 宣金祥 李振龙 范正磊 文/图

    “三夏”时节,安徽省天长市的乡村大地上,到处都是抢收抢种的场景,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在金色的麦田里,一台台插秧机来回奔跑,身后播下片片新绿。

    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主产区,天长市主粮面积超过118万亩。今年,该市继续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杜绝耕地非粮化,同时创新开展定制购种、农资配送、在线培训、直播答疑等服务,助力春耕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打“耕保”牌,违法用地“双清零”

    “今年全市违法用地存量、增量实现了双清零。”天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市田长办主任王玉华介绍,今年,天长市三级田长积极行动,确保每一块耕地都有人守护,都能种上粮食。

    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是天长市多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该市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建立市、镇、村三级“田长制”协作机制,制定了各级田长责任田分布图,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还聘用2000多名村级网格化巡查员,加强巡查监管,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米”。去年,该市率先建立智能实时监管平台,提升耕地智能化监管能力,违法用地、违法占用耕地比上年分别下降45.8%、33.7%,被列为滁州市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典型案例。

    天长市许多村民在附近工业园的企业务工,没有时间耕种,有些村民宁愿薄种薄收甚至让自家的农田闲置,也不愿意流转。近年来,天长市支持、鼓励种粮大户流转更多耕地,实行适度规模化经营,村干部和村级田长积极协调,说服无暇或无力耕种的农户将自家的耕地流转出来,让种粮大户种植。

    万寿镇忠孝村陶开银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和庄稼把式,几年前流转了320亩土地种粮。去年12月,他想再流转部分耕地,扩大种植规模,但和几家农户谈了几次都没有谈成。村党总支书记、村级田长王寿山得知此事后,上门做通相关农户的工作,最终以双方满意的价格,帮陶开银流转了45亩农田。流转合同刚签好,陶开银就在新流转的农田里施下有机底肥,种上蒲芹、荸荠和茨菇等季节性水产作物。

    今年3月,陶开银收获了水产作物,随后全部种上水稻。“种水产作物赚了2万多元,农田也更肥沃了,估计今年的水稻产量不会低。”尝到种粮甜头的他希望村里帮他再扩大种植面积,王寿山一口答应想办法将村里剩下的30多亩零散的边角坡地流转过来。

    “坚守耕地红线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市三级田长履职作为,确保了每块耕地都有人守护、有人种。”王玉华说。

    打创新牌,种田高效又轻松

    “今年,我们种植的稻种是团购的,都是优良品质,而且比单独购买省了不少钱。”冶山镇高巷村稼农农场主陈宏平介绍,今年,他和村里另外7个种粮大户团购了“丰两优香一号”杂交稻,比市场价低12.5%。

    过去,市面上的麦稻品种繁多、杂乱,种粮户凭经验自己选择粮种,常因粮种与当地小气候和土质条件不适应,造成粮食产量低、品质差。另外,由于种植户各自选种,难以形成品种规模种植,粮食加工企业也不愿意上门收购,稻谷常常出现卖粮难、卖不上好价钱的情况。

    2020年起,天长市实行定制购种服务。年初,市农业部门安排农技人员深入各村,调研当地环境小气候和土质变化情况,精心挑选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向种粮户重点推荐,种粮户共同商议,确定品种和团购数量。过去种粮户各自为政、选种不当的状况逐步改变。

    据介绍,今年,天长市共推荐了11个水稻品种,种粮户团购稻种35万公斤,共节省购种开支约210万余元,种植面积超过110万亩,比去年增长3.24%。

    “定制购种非常好,实现了品种大面积统一种植,产品适销对路,加工的粮食能卖出好价钱。”天长市华云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海云说。

    与往年不同,今年春耕和夏收夏种,组合作业的智慧农机更多了。在旋耕机翻耕过后,底层土壤被轻松切割打散,杂草和虫卵被翻出灭杀,地表变得既平坦又松软;开沟机、播种机驶过,种子被均匀地撒在一条条标准深度的直沟内;无人机平稳飞过,在农田上空喷出雾状药水……

    “精密播种大大提升了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无人机喷药,效率比人工提高了17倍。智慧农机的大量投用,种田比以前更轻松了。”天长市丰仓机械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张建昌介绍,现代农机一天可完成150余亩土地耕耘、160余亩土地开沟、100余亩播种;无人机一天可完成500余亩喷药,极大地缩减了作业时间。

    据介绍,目前,天长市共有智慧农机5500余台套,农业机械化耕作覆盖率达98%。

    打保障牌,护航生产求精准

    “今年春耕夏种,本以为疫情期间物流配送跟不上,买不到足够的化肥农药,没想到头天下的订单,第二天农企专干服务队就把订的农资送上门了。”金集镇益民村种粮大户翁基龙说。

    原来,今年上半年,天长市依托“村企联建”平台,将全市所有涉农企业党员干部,分类组建成60支农企专干服务队,分区域协调农资采购、物流配送、植保服务等工作。农户网上订购,农企专干“点对点”配送到户。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买到所需的农资,约到植保服务。

    除了农企专干服务到村到户,近年,天长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在农村挖掘了50名农技“土专家”,他们当中既有生产型、经营型的,也有技能带动服务型的。市里组织他们为种粮户开展在线培训、直播答疑,另外,还就近就便分配农技专员帮带农户,进村入户指导农户机械化耕耘、无人机喷药、智能农机使用等,共1800余户种粮户和其他村民受益。

    春耕和“三夏”期间,天长市纪委监委还组织多个监督检查组,紧盯农资供给、农业技术服务、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等环节,进行跟进式监督,督促各职能部门落实惠农政策和生产保障措施落地落实,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