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峥
前不久,一则“男子捡露营垃圾3小时捡3大袋”的视频冲上微博热搜,视频中这个在内蒙古一处山涧中捡拾游客烧烤露营后留下垃圾的小伙子说:“希望大家出去游玩注意爱护环境,除了欢声笑语什么都别留下。”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长途旅行受限,微旅行、周边游成为最火的旅游方式,作为微旅行之一的露营近两年也日益走红。然而,在露营火爆的风潮下,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现象,既增加了相关管理方的管理压力,也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满意度。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发现,明明露营帐篷旁边就是提醒带走垃圾的标语,还是有人把火腿肠包装、泡面桶和卫生纸等垃圾随手一扔,破坏了优美环境;在一些公园、景区,露营的帐篷撤走后,草地被破坏得露出了泥土;公园在游客须知中已明确注明“严禁烟火”,可不少游客不仅抽烟、乱扔烟头,还使用便携燃气炉、户外烧烤炉等烧水泡茶、生火做饭;随着露营的游客日益增多,人去之后垃圾遍地的情景比比皆是,垃圾清扫清运的负担很重……专家呼吁,露营赏景,文明先行,践行绿色生活从带走120%的垃圾开始。
露营地:人走“营”空垃圾成患
北京的宋女士上周日刚和朋友去过一处热门露营地——北京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凉水河两边的树荫下总有不少帐篷。不过露营虽美,一些问题也伴随而来,比如有些人乱扔垃圾,离开后留下了一片狼藉。”宋女士对记者说。
滨河公园工作人员张师傅向记者介绍,虽然河道边平均每50米就有一个垃圾桶,但露营人多时很快就满了,更多垃圾就被扔在垃圾桶边。“除了我们自己处理垃圾,外面还有人来支援我们,一天帮忙拉六趟。但垃圾实在太多了,还是处理不过来。”
张师傅认为,游客乱丢垃圾也和公园管理没有强制性效力有关。“我们看到有人乱丢垃圾只能口头劝阻,如果游客不自觉,说了也没有太大作用。而且有的游客嘴上答应,垃圾还是随手乱扔。”张师傅很无奈,“公园垃圾遍地已经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他们也很有意见,已在网上给相关部门留言投诉了。”
记者了解到,滨河公园的露营垃圾问题并非个例,如今露营之风已刮遍了全国,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不文明的露营现象不断被曝光。此前,有网友发布了海口南渡江畔的网红露营地“北姆堆”的真实图片:垃圾桶旁散落的垃圾堆成了小山,草地上遍布塑料袋、快餐盒、食物残渣、饮料瓶等。河北迁安滦河岸边基督教堂旁的草地是当地的网红露营地,但无论是在河边草地还是人行道上,垃圾都随处可见,大煞风景。还有不少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出发前想着能亲近自然、看看美景,结果到地方看到的只有一地垃圾和被踩秃的草坪。”甚至有网友高呼:“求求了,文明旅游,垃圾请带走!”
志愿者:户外清山活动“带走120%的垃圾”
“累计1362人次参与,清理2.5吨山野垃圾。”这是手护自然志愿者团队最近一年多的环保行动成果。前不久,该团队第22次户外清山活动直奔北京怀柔的“露营宝地”核桃溪园,97名志愿者一次清理出了300多公斤垃圾。记者看到,志愿者在朋友圈中发的照片令人触目惊心:核桃溪园的山间小溪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有矿泉水瓶、自热米饭的加热包、饼干包装袋、用过的口罩……“最难收拾的就是自热火锅和自热便当,一到下雨天里面的油流得到处都是,不仅污染水土,还特别招苍蝇。什么样的人舍得在这里扔垃圾?”一位志愿者气愤地对记者说。
该志愿者还向记者介绍,北京另一处热门户外地——门头沟的黄草梁、灵山,节假日常有登山爱好者来此登山露营,林间也遗留了大量垃圾。“燃气罐、塑料盒、饮料瓶、塑料袋、果皮等各种垃圾散落一地。有的扎营团队虽然把营地垃圾收拾干净了,却没有带下山,而是偷偷扔到了营地下的树林里。”最近一次,40多名志愿者在露营地周边足足清理出30大袋垃圾。
“露营大火的这两年,市场起来了,文明环保的意识却没有跟上。露营本来是一种贴近自然、增强人们环保意识的极佳方式,却不想反而给环境增加了负担。”资深户外活动领队吴先生向记者表示,对于户外活动者来说,有一项基本理念就是:“带走120%的垃圾。除了要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之外,还要尽力带走你在自然中看到的垃圾。因此,这个数字不是100%,而是120%甚至更多。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的负担,让环境进入正向净化的良性循环。”
露营经济:主管部门亟须量身打造监管措施,各方配套服务也需跟上发展脚步
“规定不明确、宣传不到位、治理力度不够等,是导致不文明露营行为存在的重要原因。保护环境、维护秩序,不能只靠游客自觉,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规定,张贴醒目标识,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对不文明游客加大规劝和处罚力度,根据规定严格治理不文明行为。”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地方正在研究解决这一问题。据悉,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正在市内公园和绿道试点划定指定区域供市民露营搭帐篷,同时制定针对性管理办法规范大众在绿道公园内的露营行为,让大家共同参与到优美环境的保护中来。广东省深圳市莲花山公园管理处已制定了文明露营的多项规定,包括可露营区域的划定、可携带帐篷高宽限制、禁止搭建大型带地针帐篷、带走个人垃圾和禁止携带明火等,日常加大安保人员巡逻力度以保证规定的落实。还有不少公园已专门规划了帐篷区,并树立标识牌提醒游客在帐篷区外禁止搭建帐篷、吊床等设施,同时临时增加保洁处理垃圾。“在地化的公园管理,其实是解决垃圾困境的主要力量。”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建洪指出。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公园露营,该如何加强对开放式公园的管理?黄建洪表示:“建议多方合作治理。在地化的公园管理者是治理乱象的主要力量,既要去衔接政府的执法部门,也要去衔接周边的社区,还要有效地接纳和承载志愿服务。”
第一,要扩大综合执法队伍的工作覆盖面。公园管理处可会同综合执法队伍进行定期、定点巡查,如在周末、节假日等游客高峰期对公园进行巡查,让有执法权的力量延伸到公园,对破坏公园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管理。
第二,开放式公园可以和附近社区联创共建。一般情况下,开放式公园的游客主要来自周边社区,公园管理处可以通过与附近社区共建文明公园、和谐公园等形式,促进游客文明游园。
第三,公园管理可以尝试走市场化道路。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公园管理、运营委托给专业机构,同时进行绩效考核和星级评定,提高公园管理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之前的看到不文明行为时“想说两句说两句,不愿意说就不说”,转变为“看到问题必须说”。此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也能让政府的管理系统延伸到开放式公园的市场化运营中,从“管不了、不知道谁管”转变为“有人管、找得到人管”。
第四,需搭建涵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宣传教育网络。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开始,倡导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倡导文明出行。同时,社会也要进行文明行为的倡导,通过条例、法律法规等形式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界定。
一些资深业内人士也指出,行政监管、景区服务、帐篷客素质等都要跟上露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露营需求。首先,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对露营的监管,尽快出台汽车露营、帐篷露营等不同类型的露营行业标准,对露营的卫生条件、露营安全、配套服务等进行规范管理,全面提升露营行业的合规性,并配套相应的处罚机制。其次,景区、露营基地等要提高服务水平,针对露营痛点提供更多配套服务,比如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制定天气和特殊环境的预警机制等,增强露营安全性,提升露营体验。再次,帐篷客也需要提高个人素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无痕露营”。另外,政府有必要对非经营性闲置的公共绿地资源进行规划、盘活,合理规范使用,增加露营地的供给。
“开放是因为我们拥有开放的心智,拥有对开放规则的遵守,我们可以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又对规则有所敬畏。这才是现代公民,特别是物质逐渐富足起来以后的公民,应该拥有的精神状态和社会行为状态。”黄建洪强调,开放式公园开放的是空间,而不是放开对于基本规则、基本理念的遵循。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精准化的市场化道路,衔接好由家庭、学校乃至社会所形成的开放式公园文明消费理念,才能形成绿色文明生活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