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女界

北京朝阳区核酸采样员胡颖

勇于担当 在防疫一线奉献光和热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徐阳晨

    “骑单车、叫网约车、搭顺风车、徒步走……我都尝试过,为了赶在居民上班前早检多检,正常七点开始的检测,我六点多就要在岗进行准备工作。”胡颖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胡颖是民航总医院《民航医学》编辑部干事,因为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职业护士执照,之前还参加了医院护理部组织的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自4月27日以来,她作为被紧急抽调支援北京朝阳区核酸采样任务的医务工作者,加入了“民航支援大军”,从事核酸采样工作。一周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胡颖都会“披星戴月”,穿梭于朝阳区各大检测点。

    胡颖记得,那时北京凉意尚在,因为最早一班地铁还没有开通,所住区域也实施了公共交通管控,胡颖要先骑共享单车摸黑赶到封控区外呼叫网约车或搭同事的顺风车。

    6月份,胡颖工作的核酸采样点在朝阳区金盏西村文化广场,每天她都要穿着全套防护服进入“方舱”。白色的“集装箱式核酸检测方舱”由整体轧制铅版制成,既能遮风挡雨,还装有空调,密封性完好,减少了感染、污染的风险。胡颖感慨:“这真是核酸采样人员的福音,四月份的时候很冷,我们在户外采样,不得不穿上厚厚的棉服,经过七八个小时的冷风吹打,身上一点热气也捂不出来。等到高温天气,我们的防护服又是完全不透气的,站在太阳底下不出十分钟,汗开始哗哗地流,浑身痒痒,也不能抓挠,有了‘方舱’,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随着防疫工作机制的进步,相关部门对一线防疫人员的保障也越来越完善。在北京各个采集点上,越来越多的“方舱”建起,舒适、整洁、安全性好的采样环境,切实解决了一线防疫人员的急难愁盼。每餐除了四菜一汤还有小饮品,胡颖笑着说:“从工作条件、饭食到安排接送,相关管理部门和街道给予充足的后勤保障,我们就想着为大家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采样服务。”

    一天最长达14个小时在岗,最高峰时每小时采样200例,持续工作三四个小时,一次检测需要多个步骤:消毒、取出采样管、消毒、拿出采样拭子、进行咽拭子检测、将样本放入保存液、再消毒……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检测中,胡颖快速、熟练、专业地进行“流水线”操作,干净利落,不露疲态。胡颖介绍,核酸采样每一步的操作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导致样本不合格或被污染,影响重大。因此,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对咽拭子采集的深度、与扁桃体黏膜接触的时间、取样的力度要了然于心,经验老到的采样员,甚至可以精准把握“下手力道”,既保证采样质量,又尽量减少咽部异物刺激感,避免人体伤害。

    而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开展,民众也越来越认识到自身防疫的“责任感”,与医护人员间的配合日渐默契。胡颖回忆,有一次采样结束后,天很冷,小区里的一个老奶奶看到医护人员们很辛苦,特意送来自己煮的茶叶蛋,感谢她们。当时,一种久违的“自豪感”涌上胡颖的心头。

    一直以来,女性医护人员在抗疫中有力撑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而胡颖所在民航总医院,亦是如此,女性员工占医院员工比例约70%,参加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中也是女性居多。

    今年“五一”,胡颖带着7岁的女儿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女儿突然说道:“妈妈,原来你和五星红旗升起得一样早。”在孩子心中,母亲的陪伴少了,但骄傲的光点与日俱增。“我女儿经常和小伙伴提起,‘我妈妈参加了核酸采样工作’,她觉得这是件非常光荣的事。”胡颖笑着说。

    家人的支持是胡颖安心工作的最大动力,无论多忙,丈夫和家中老人没有一句怨言。“我婆婆已经80多岁了,还承担家里的后勤工作,最近我妈也来帮忙带孩子,如果遇上周末出勤,先生早上都会送我。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几乎是‘全家总动员’。”胡颖明白,医护人员的家属,更能理解一线防疫工作的艰巨。

    “他们根据我的支援时间,随时调整自己的安排,尽量帮我撑起家里的一片天。”胡颖说,很多感谢的话说不出口,借着采访的机会,她想郑重地对家人说:“谢谢亲爱的家人,在抗疫这条路上,是你们与我并肩作战,给予我温暖坚定的力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