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时讯 PDF版下载

版面: 时讯

“幸福城市”连云港

山海文化孕育下,新港城迎来发展“高光”


    连云港风景。

    □ 讲述人: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学生 叶叙彤

    □ 记录人: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连云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山水相伴,云海相依,河湖相生,港海相连,数不清的故事在这里发生,这里就是我的家乡。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曾在此登山,远眺东海,问官于郯;这也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充满激情,昂扬向上,也许这就是山海的精神。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雅士在这里留下了浪漫的印记。明代的王同于重阳登孔望山,感叹“龙洞良宵月照,黄花满地秋香”的美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咏花果山水帘洞时写到“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这情景如画,令人心驰神往;林延玉作驹阳八景,句句异景,宛如一幅鸿篇巨作,将海州之景在眼前缓缓展开……连云港厚重的文化底蕴在落笔的一字一句间代代相传。

    独特的风情,历史的传承

    走进一条街,走进一座城。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老街,而每一条老街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民主路老街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是连云港历史发展变迁中的四条老街之一。2013年4月,为了给港城留下珍贵的记忆和宝贵的遗产,市、区政府对民主路老街进行了升级改造工作。

    如今的民主路老街重获新生,连云港市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保存着历史的记忆,大量民国风格的建筑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西街入口处铸铁牌坊上刻着的“民国老大街苏北小上海”的字样也无疑展现着它百年前的辉煌。古色古香的格调,夜间的霓虹灯会,成为人们必去的拍照打卡地点,街边摆放着几把桌椅,有人品茗,有人摄像,有人休憩……阳光撒在了斑驳的灰白墙上,悠扬的钟声在不远处响起,信步走在石子小路,时间就在指缝间悄悄流逝,这条街上的生活还像从前一样闲适而又美好。

    面对新机遇,谋求新发展

    2019年,连云港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依托港口城市建设,连云港市全力打造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港口新样板。

    密切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积极参与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共享经济、跨境电商等产业新业态形成规模优势,连云港自贸区正走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路上。

    2021年,连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全长185公里,完善了国家路网,对于推动江苏苏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连徐高铁的建成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假期时可以约上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花果山的奇闻逸事、飞湍瀑流不再像之前那般遥远,从“花果山”到“火焰山”沿途的众多美食让更多人品尝到各色美味。在港城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港城人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始建于1956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运输需求。2021年12月2日,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正式运营,秉持“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的四型机场理念,花果山国际机场更加现代、环保、舒适。宽敞的等候区域,便利的服务场所,专业耐心的服务人员,能够随时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飞机划过湛蓝的天空,飞向远方,新的征程已然开启。

    漫步于暮色渐沉的港口,浪声拍打海岸,黄昏透过薄薄的云片,显得温柔浪漫,远方传来悠悠的声响,仿佛在呢喃……连云港港作为新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站,在“十三五”期间,连云港港贯彻“以港兴市”的战略,不断加快产业港、枢纽港、贸易港、物流港建设,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连云港港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把握“十四五”的新征程,明确“国际枢纽海港”的定位,“千万标箱、东方大港”的征途终将实现。

    书香港城,你我共享

    采用个性化、智慧化的服务,运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2020年12月30日,连云港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行云流水的独特外观,晶莹剔透的整体造型,充分运用了山海文化的元素,成为新的城市地标。我会在空闲时带上笔记本,去那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文史资料、地方文献、科普读物……各类读物应有尽有,翻开书扉,不知不觉中展开一场沉浸式的读书体验。灯光下,每一个默默读书的背影都令人感动。

    图书馆中还设置了有关西游文化的展馆,收藏了众多古迹典册,独特的山海文化也有很多书籍详细记录。图书馆不时举办的报告会,也能让人学到很多知识。踏着晨曦去,伴着晚霞归,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山海文化孕育下的港城,历史悠久而又充满生机,这些“变化”,让风平浪静的海面涌起阵阵波涛,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铺展……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