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付巧妹
新时代为女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现理想的广阔平台。作为一名古遗传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女性科研工作者,我自感肩负着“科技报国”的时代使命,要在“创新最前沿、科技攻关新高地”贡献一份“她力量”。
过去,我国在古遗传学领域和欧美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我国人群古DNA研究一度空白。为改变这一局面,我从2009年开始面向该领域进行前沿探索,这是我所热爱的事业和心之所求的人生梦想,更承载了在古DNA技术创新和自主研究方面为国家赢得话语权的使命感。
十多年来,通过大量繁复的实验摸索和大规模的古DNA分析研究,我们终于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从“土”里获得东亚首例灭绝古人类DNA,破译了东亚最古老的现代人基因组、我国四万年来人群的动态遗传历史及东亚特有适应性基因的选择机制等,填补了世界古人群遗传历史里所缺失的中国篇章;开发古DNA关键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这些工作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并发挥重要影响。也因此在人类全基因组草图发表20周年纪念之际,我受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邀请领衔古DNA领域发表研究综述,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里肯定并凸显出我国相关话语权,也显示出中国在更新和丰富整个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作出的重要贡献。这一刻,我尤其体会到作为女性科研人员在前沿、在一线攻坚克难的价值和意义。
去年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总书记听了以后深有感触:“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从那时起,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常常萦绕在我耳边,激励我静心笃志,潜心投入基础研究,以实际行动促进科技创新,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2021年,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七部委启动了“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激励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勇挑历史重担,主动肩负起科技强国的时代重任。我将牢记总书记的教导,以拼搏进取、勇攀科学高峰的巾帼姿态,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持续探索,秉持永葆好奇心,不设限、不放弃的科研态度,继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要科学问题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为解读当代人类的健康问题提供遗传学依据,努力取得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原创性科研成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