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时讯 PDF版下载

版面: 时讯

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妇女创新与发展倡议


    我们,柬埔寨王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泰王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妇女机构和妇女组织领导人、知识女性、女创新人员和女科学家,于2022年7月20日举办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妇女机构和组织领导人“妇女创新与发展”视频对话会,分享推动妇女参与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探讨进一步推动妇女走在创新前沿,实现全面发展的策略,面向更加平等、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助力构建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我们忆及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金边宣言》和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万象宣言》关于鼓励澜湄国家妇女交流合作的承诺。

    我们重申《关于中国—东盟科学技术与创新合作的联合声明》和《中国—东盟建设面向未来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1—2025)》关于为妇女等群体提供激励和支持机制,鼓励她们参与科技创新的承诺。

    我们认识到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赋权的重要引擎,对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加速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认识到妇女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妇女还未能成为创新和科技发展的平等参与者和受益者,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核心创新领域,性别不平等和根深蒂固的偏见仍然存在。

    我们赞赏澜湄六国深厚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及妇女领域交流合作的蓬勃发展。

    我们愿秉持澜湄合作精神,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妇女参与科技创新,实现全面发展,明确面临的共同任务,携手应对挑战,助力更好、更智能的疫后重建,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此,我们倡议:

    一、进一步提高关于妇女创新对促进经济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就业、增进人民福祉重要性,以及对促进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赋权重要性的认识;

    二、鼓励各国在创新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中纳入性别意识,充分考虑各国国情、性别差异和女性特殊需求,促进创新全周期性别平等,确保女性平等分享创新成果,推动创新同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深度融合,让创新服务于性别平等;

    三、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提高融资公平性,加大对女性创业创新的投资,加强政府、社会组织、私营部门、学界、企业、非盈利机构等各利益攸关方间的合作,为妇女创新创造更加友好的环境;

    四、消除科学等领域存在的性别固化观念和偏见,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女生科学兴趣培养,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女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女童教育,鼓励女性进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和信息通信技术(ICT)等领域学习和工作;

    五、完善女性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保障女性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为其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创造环境和条件;支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向科学技术领域女性创新人才培养适当倾斜,加强女性科学技术人才储备;

    六、提高女性科技人才领导力,支持科技领域学会、协会、研究会等提高常务理事、学会负责人、会员以及代表中的女性比例,鼓励设立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

    七、加强妇女数字化培训,提升妇女数字技能,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缩小数字性别鸿沟,提高数字包容性,促进互联网、手机等数字技术和设备在各领域、各年龄阶段女性中的普及和使用,支持女性通过数字技术创业创新;

    八、提升创新的普惠性,推动创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山区妇女、残疾妇女、老龄妇女等弱势群体的培训力度,确保不落下任何一名妇女;

    九、打造女性科技创新典型,加强宣传,着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十、深化澜湄国家妇女创新交流合作,为本地区女性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搭建机制平台,支持澜湄国家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之间妇女科技人员分享创新领域知识、经验和做法;加大跨国培训计划项目对女性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更多女性科技人才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工作。

    我们愿聚焦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挑战,加强妇女领域科技人文交流,促进地区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美好的世界。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