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内蒙古妇联推动巾帼科技服务进基层

田间地头送科技 “手把手”服务农牧民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永钦 发自呼和浩特 为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落实自治区妇联“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送”活动,切实为基层妇女群众和家庭办实事办好事,今年5月份,内蒙古自治区妇联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启动了“北疆巾帼心向党 携手喜迎二十大”巾帼科技服务走基层活动。截至目前,该活动共派出专家和科技人员138人,入户、入田间地头“手把手”现场服务指导农牧民,开展线上线下技术讲座、培训、政策宣传服务1.4万人次。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发展联络部了解到,入夏以来,多批专家深入基层生产一线,入户、入田间地头进行农事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基层妇女群众送科技、送知识、送服务。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派出专家团队,深入到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谷子试验示范田中,就谷子新品种的选择、田间管理、拔节期中耕除草、病虫草害防治以及农药喷施剂量和防治效果等进行指导,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促进区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专家团队开展“地方特色乳制品加工”专题培训50余人,促进了当地乳制品从业人员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专家们赴乌兰察布市部分旗县进行实地调研,指导中耕除草及田间管理,及时了解农民所需,解决了农民“除草难”的问题,保障了胡麻的产量。

    为促进农牧民积极开展种植养殖生产,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综合试验站站长、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王海燕副研究员一行三人,赴清水河县城关镇石湾子村,开展香菇林下栽培出菇管理现场技术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保障;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团队成员杜磊副研究员一行三人,深入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进行向日葵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培训;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派出六位专家,分别深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牙克石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线上线下指导养殖场农牧民。

    内蒙古巾帼科技服务走基层活动服务内容包括牛羊健康养殖、粗饲料加工、番茄栽培、食用菌接种、向日葵高产栽培、胡麻新品种及配套栽培等20多项技术,深入九个盟市,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生产效率,增加了种植养殖效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促进了自治区农牧草业健康稳定发展,有效发挥了巾帼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