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述人:四川师范大学学生 蒋雨鋡
□ 指导记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窗外重峦叠嶂,竹树郁葱,溪河流转,浮光跃金。我坐在这趟从四川成都回湖南吉首的高铁上,在美景中走神。
车厢里,座位宽敞,温度宜人,水杯里的水轻微晃动。上午从成都出发,晚上就可以到吉首。只要5个小时,就可以吃到妈妈炒的家常小菜了。
想着想着,思绪就不自觉地飘向远方——这趟2021年新开通的“张吉怀高铁”,是湖南省境内一条新开通的高速铁路,北起张家界市,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南接怀化市。其中,还有从吉首到湖南首府长沙的车次。
从吉首到长沙,有我的故事,也有太多湖南人的故事。
比如李奶奶,她是我家楼下的邻居,她总是静静地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摇着扇子看着远方,慈眉善目。
小时候我们俩经常聊天,奶奶对着我追忆往昔,说她以前饭都吃不饱,现在吃穿不愁,叮嘱我要珍惜粮食。而我则对着奶奶讲述我的理想,我想离开大山,去有海的地方,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记忆里有次聊天,从中午烈日炎炎一直说到月亮挂上枝头。聊的内容是关于吉首到长沙高速公路的开通。
那时,通了高速公路,从吉首到长沙的交通时间,从火车的将近24个小时,缩短为汽车的7个小时。我和爸爸妈妈也赶着小长假的空,兴高采烈地坐着大巴去了长沙。玩疯了的我从长沙回来后,就找李奶奶和她分享新鲜事。
李奶奶那时候正在煮挂面,腾腾的热气扑在李奶奶的脸上。我叽叽喳喳地讲述着,“那个臭豆腐真的好好吃,猪脚也好香好香,吃一个就饱了……”从没有出过远门的我,第一次尝到那么多没见过的美食,看到了巍峨耸立着毛主席像的橘子洲,华灯初上时,城市的霓虹灯可以照亮半边的天——这些都是当时吉首没有的。
李奶奶一面搅着锅里的挂面,一面听着我吵吵闹闹。氤氲在蒸汽中李奶奶的脸,却透着她有些落寞的笑容,她重复着,真好,真好,只要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到。
后来长大一些,逐渐从大人的闲谈中拼凑出李奶奶的一生。年少时乘坐着几十个小时的火车,从600多公里外的长沙嫁到吉首。这么多年,竟再也没回过家。年轻时,身体康健扛得住这么远的车程,但一家子的操持让她忙得脱不开身。等年纪大了清闲时,年迈的身体也无法支撑住那么长时间的火车或汽车了。
想到这里,我赶忙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询问李奶奶的近况。
“李奶奶呀,她最近可开心了。隔三岔五就往长沙跑,有一回她姐姐也过来了,还在吉首玩了好几天呢。”妈妈说,“你快回来吧,最近吉首美食街又多了好多网红美食……”
放下电话,我舒心地笑了。
从吉首到长沙,600多公里的距离从没有变,大山里的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没有变,交通方式却不断改变,从火车到汽车再到高铁,从十几个小时到五六个小时,再到现在高铁的两个小时不到……让以前触不可及的奢望,变成如今触手可及的寻常。
湘西从前山阻水隔,将多少人的思念与情愫湮灭在弯曲曲折的山路上。如今在新时代下,交通四通八达,发展也如高铁一样飞速,生活不只有便利还有了“尝”不尽的幸福,大家不仅能便利地走出去实现自己的心愿和理想,还能幸福地不用走出去、走太远,就能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风情。
新时代,列车轰轰隆隆,唱着时代高歌,不落下一个人,一起幸福地奔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