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女快递员:

以热心细心用心诠释奋斗之美


    何芳穿戴整齐从快递站点出发送货。何婉婷/摄

    何芳根据楼号把快递摆放到平板车上进行派送。 何婉婷/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富东燕

    □ 实习生 何婉婷

    夏日的清晨六点,天已经大亮。走进京东快递北京太阳公园营业部,阳光照在一辆辆快递车上,晕出红色的光圈。

    “滴!滴!滴……”短而急促的声音从快递出库自动扫描机中传出,随着传送带的运转,27位快递员开始投入一天紧张的工作中。

    “你们来啦!”看到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何芳——站点唯一的女快递员微笑着打了个招呼。随即,她发现传送带上有“自己”的货,便熟练地揽起,快速扫描后放在脚旁,以便一会儿装车。

    记者面前的何芳今年36岁,个子不高,微胖,身着京东快递工作服,头上的马尾和闪闪的发箍让她明显区别于站点其他快递员。“我原来总是戴着京东的帽子,但一天天闷着,感觉头发掉得快。”何芳正了正发箍,用手理一下有些凌乱的头发,笑着解释。

    跟随何芳深度体验快递员的一天,由此开启。一天中,记者一边感受着这位女快递员的日常,一边听她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早上8点左右,已经工作了两个小时

    今年是何芳干快递这一行的第六年。

    每天早上五点半,不用上闹钟,何芳会自然醒来,“已经习惯了”是她轻描淡写的理由。简单洗漱后,骑上电动车,六点准时到达站点。“我就住在那边那栋楼。”何芳说,“和别人合租的房子,离这里很近。”

    每天早晨、下午两次,需要当天派送的快递由大货车运到站点。卸下的快递,经过扫描、消毒,一件件被运上传送带。快递员则站在传送带两边,紧盯着经过快递的单号,寻找着“自己”的货。

    “这写着5就是我的。”何芳指着快递单上的号码说,边说着,她又截住了一件。对于何芳而言,每拿起一件,不仅意味着要多派送一件,更代表着能多一份收入。

    分货后,何芳把脚旁的一堆快递搬上快递三轮车。“我是按照楼号放的,这样一会儿好找。”对于如何高效地完成工作,何芳早已轻车熟路,“上午压力大点儿,要派送一百多单。下午货少,就五六十单。”

    早上8点左右,在大多数人刚刚准备出门上班的时间,何芳已经工作了两个小时。即使站点有几排吊扇飞速转着,豆大的汗珠还是从她额头沁出。

    “咱们可以走了。”没有休息片刻的念头,何芳戴上安全帽,骑上快递车,朝着自己负责的小区出发。沿途,她在路边的早餐摊买了一个鸡蛋灌饼,几口咽下。早餐就这样简单地解决了。

    一上午,一百多件快递送到每家每户

    何芳负责一个小区5栋楼的派件工作。近三年,她都服务于此。

    到达小区门口,何芳把车停在一处树荫下,打开车门,把部分快递从快递车里拿到两个平板车上,并按楼号摆放好,“这俩平板车,我一手拉一个,省得老往外跑。”说着,何芳小心地拉动了两个平板车,“装得有点儿满哈。小区里的人经常说,我一个女的,还这么能干。”

    上楼、敲门、问好、送货、下楼、再上楼……“您好,京东快递!”一上午,何芳把这句话重复说了100多遍,也将100多件快递一一送到每家每户。每送完一栋楼走到楼下,她便松一松一直戴着的N95口罩。“戴着这种口罩送快递,经常感觉喘不上气来。但为了大家的安全,还是得戴好。”

    送完最后一个快件已是中午近12点,何芳到快递站附近的菜市场吃了一碗9元的凉面,配上一杯酸梅饮料。坐在嘈杂的菜市场,她打开手机,和老家的老人、孩子打上一个视频电话。“一天两个视频,其实也没啥可说的,就是些家长里短,但心里就踏实了。”何芳揉搓着手里的饮料瓶,说着。

    下午3点上班,依然重复着上午的一整套流程。直到晚上7点左右,何芳终于结束了一天的派件工作,回到快递站把客户要快递的物品包装、贴签,然后就可以下班了。

    快递站的风扇还在晃悠悠地转动,“一般不忙的时候,一天就是这样。”何芳一手拿着胶布,一手按着快递盒,唰唰两下,一个寄件包好了,“每天都被时间追着跑,其实挺累的。”何芳苦笑着说。

    女快递员更有亲和力,服务也更细心

    已经入伏的北京,温度持续升高。走在小区里的何芳,总是大步流星,“这太阳也挺毒的,越早送完就能越早休息。”很多时候,何芳的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每完成半天的工作走出小区后,她都会拿起快递车上的矿泉水大口大口地往嘴里灌。

    当提到为何从事快递的女性比较少时,何芳再次毫不犹豫地说出了“累”字,“客户在京东上买水、买大件特别多,一买就是好几箱,很沉。我体格好,还能干,一般稍微瘦点儿的女的都干不了这个。”何芳说,自己干时间长了也受不了,所以每月强迫自己休息几天,“因为太累了”。

    虽然体力上不如男性,但女快递员也有自己的优势。记者发现,比起一般的男快递员,何芳更有亲和力,服务也更细心。

    穿梭在小区的5栋楼里,何芳能清楚记着哪一家有小宝宝,为了避免打扰孩子睡觉,她会先发信息通知客户,再轻轻把快递放在门口;她也记得哪一家是老人,不方便下楼,她会敲开客户的门,送快递的同时把垃圾带下去;送生鲜产品、易碎产品等特殊货物时,她会把注意事项嘱咐给客户;楼梯间遇到需要搬东西、帮忙的老人,她会热情地主动伸出援手……这些,在何芳看来都是“顺手”“应该做”的小事。“我在这儿都快三年了,很熟悉,大人小孩都认识我。”何芳略显骄傲地说。

    何芳的热心和细心收获了小区居民的认可。在快递站做客户回访调查时,不少老人都连连称赞这个能干的姑娘。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日,一个客户看到何芳把两箱水给自己搬到家门口后,主动从家里拿出一瓶水,“挺热的,喝点水吧。”对于这样的“回报”,何芳舍不得拒绝,“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和理解,感觉挺温暖的。”

    三年里,何芳没有遇到投诉,偶尔会有一些小误会,比如箱子坏了、送货延误时间了……“解释清楚就行了,大家都挺理解我的。”说这话时,何芳眉眼弯起,笑意自然流露。

    当客户主动找何芳寄快递时,她更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这时,她会提示客户查看系统优惠券等优惠信息,“一单或许可以给客户省两块钱,他们可能不在乎,可我在乎。”

    “有责任心,能吃苦。配送速度快,服务也好。”这是太阳公园营业部站长刘洋对何芳——这位站点里唯一女快递员的评价。

    干得多挣得也多,还有“五险一金”

    掐着手指头一算,今年已经是何芳来北京的第八年了。

    一开始,她在服装厂做服装加工,一个月只能挣三四千元。“不够啊,两个孩子要上学,等着我供他们呢。”后来,经朋友介绍入职快递行业。“京东挣得还是比较多的,我平均一个月1万元出头吧,干得多挣得多,还有‘五险一金’。”

    对于自己现在的收入,何芳比较满意,她盘算着,“每个月租房1000多元,生活费不到1000元,给老人和孩子寄回一些,剩下的都能存起来。”

    何芳有两个孩子,大的上高中,小的读初一,在老家——河北保定让父母帮忙带着。“有时候累了也不想干了,也想回家陪孩子,但放下工作就没法养家。”说着,何芳原本灿烂的笑容里多了一丝无奈,“现在老大快上大学了,更需要用钱,我再多赚两年钱吧。”

    每年,京东的快递员按工龄享受法定年假,在国庆、春节等法定节假日也可以休息,如果有工作安排,会有对应的法定节假日加班费。何芳总是舍不得休假,“多送一天货就多一天的钱”。虽然惦记着孩子,但她也很少回家,“这两年也是因为疫情,去年8月回去过一次,前两天刚刚回去过一次。”而从北京到保定的高铁,一趟仅仅需要半个小时。

    谈及未来,何芳依然笑着说:“不可能一直干快递,年纪大了肯定干不动。”她的初步想法是,等到干不动了,孩子也大些了,就回老家开个小店,“我以前开过小店,卖豆制品。我能吃苦,也比较擅长跟人打交道,能干好。”

    让何芳欣慰的是,虽然不能每天陪在孩子身边,但现在视频很方便,孩子跟她也没有一点儿生疏。

    当晚九点多,又到了和孩子视频的时间,看着手机里那个晃动的小脑瓜,何芳问道:“今天的补习班上得怎么样啊……”

    / 记者手记/ 

    走在小区里的何芳,多少让记者感到有些意外。她并没有步履匆匆、只管低头送快递,倒更像是小区居委会的大姐,自然地跟小区的居民打着招呼。

    对于每家每户接收快递的习惯她都熟稔于心,这也让她收获了工作的高效和客户的满意,工作三年的“零投诉”也正是对她工作能力的最好佐证。

    在不少人看来,快递是一个需要体力的行业,但何芳却在工作中把女性的亲和力强、用心、暖心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一样收获了客户的认可。或许,女快递员在体力方面不如男性,但凭借热心责任心获得小区居民信任的何芳,亦能在这一行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信只要用心用情用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行业领域里的那个“状元”。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