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焱冰
亲爱的女儿,在我开始动笔写《你是这世间所有的美妙》一书时,你刚7岁,写完时你已9岁了。你经常问我在写什么?我说是关于你的一些故事,每一个都很美。然后你问我,那妈妈小时候有什么故事呢?
童年美好自由的时光,一直伴着我成长,为我带来安慰
我会给你讲,我小时候住在后海边一个大杂院里,那是我的姥姥家。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香椿树,春天时我舅舅会用竹竿够下香椿芽,分给邻居们做香椿炒鸡蛋;夏天时,石榴树和金银花会开花;到了秋天,葡萄架上有了一串一串的紫葡萄,石榴也结出了果实,放学就能吃到姥姥剥好的石榴籽。
那时候,家里没什么好看的家具,但姥姥的屋子总是干干净净的。洗旧了的床单铺得平平整整,桌子上有桌布,茶盘里永远有一壶晾好的凉白开,4个印着花的玻璃杯洗得锃亮。
到了傍晚,后海湖面是另一番美景。一次,我沿着后海南沿往东快到银锭桥时,偶然回头一望,瞬间被眼前一片火红的落日惊呆了:远处被染红的天空和湖面倒映的夕阳连成一片,水波荡漾,宛如火焰舔舐着天堂。那片湖是我童年最美的记忆之一,掺杂着一日光景的变迁和四季的变化,以及周遭老街坊们的人情与成长中无尽的欢乐、忧伤和幻想。
和你相比,小时候我父母很少能带我远游。10岁时我才第一次出远门,随全家一起坐了三天三夜火车去了四川。到达第一晚躺在漆黑的屋子里,觉得那张架着蚊帐的大床依然在呼隆呼隆地向前飞驰着。
我24岁才第一次坐飞机,25岁才第一次出国。而你8个月就已和我们一起飞去成都,1岁就踏出了国门,小学二年级你就已看过大英博物馆和梵蒂冈教堂,去过北欧和东南亚很多国家。但小时候的我也并不寂寞,我常去北海公园、景山,也去故宫、陶然亭。像你这么大时,好几个暑假我都和妈妈一起住在颐和园里疗养,我因此熟悉颐和园的每个角落、每段长廊上的故事,可以随意看湖中的荷花,在西堤漫步,在后湖中游泳,更可以一天几次爬上佛香阁……
在我小学三年级时,我家搬到了北师大校园里,这和住胡同是完全不一样的氛围,让我高兴的是再也不用上臭气熏天的公共厕所了。屋子里依然朴素,但从窗户望出去,正好是北师大生物系的植物园,那里有很多神秘的白色温棚,夏天有满园盛开的玫瑰花。后来我发现,植物园围墙铁丝网有个破洞,于是经常偷偷钻进去,一个人在花丛植物间玩耍,寻找瓢虫,捉蜻蜓、蝴蝶、蚂蚱,常常不知不觉中就被强烈阳光暴晒了几个小时。
我小时候虽没有迪士尼游乐园、没有3D电影院、没有电脑游戏、没有五花八门的游乐场,但却有很多不一样的美好自由的时光。那些花草植物、昆虫、山水的记忆,一直伴着我成长,时而给我无限温柔的回味,时而为我带来解忧治愈的安慰。
那时我也没像你可以拥有那么多新衣裳,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我爸爸都要在缝纫机前熬上一整夜,初一早晨才能让姐姐、我和表妹都穿上一身新衣裳。后来我在大学学了服装设计,在缝纫机前做活儿时常会想起你姥爷熬的那些除夕夜。窗外是热闹的鞭炮声和绽放的烟花,窗内是他脚下哒哒哒猛踏缝纫机的节奏,3个小姑娘身上的新衣,凝聚着这位化学教授多少温暖的爱意。
小时候我最常吃的菜是大白菜,最常见的饭是面条、馒头、饺子和馅饼。关于食物的原始记忆,我肯定比你贫瘠而匮乏。但慢慢你也会发现,食物会带来一种最神奇的感官体验,色、香、味中可以记载你所有的过往记忆,可以激发你所有的想象热情。
现在你们童年的生活还会被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包围,我小时候上过的唯一课外班是美术,也因此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套12色水彩笔。12个颜色,在今天看来多么微不足道,但那时却是我一整片彩色的天空。我每天拿着画笔走去上课,回家时给妈妈看画了什么,你姥姥对我从来也没太多要求,画什么她都说真好。
上中学后我还一直喜欢画画,美术老师会把他办公室的钥匙给我,让我随时可去画画。当我翘了数学课偷偷躲进那里画画时,美术老师也只是像平常一样温和地说:“好,你就在这儿画吧。”
美,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
女儿,很高兴你喜欢听我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作为妈妈,我也像所有为人父母者一样,愿意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给你。这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比较,但一切又不仅是简单的对比。我们相处的时代相差了近40年,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人的意识在改变,人们追求的价值和生活形态也变得完全不同了。但我依然试图从我的成长经历中找出一些线索,找出那些人性与美好亘古不变的传承,也找到那些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价值和能力。
于是我一次次审视自己40多年平凡的生命历程,反问自己:是什么让宽容和接纳可以成为内心的一部分?是什么最终长成了身体里的勇敢和坚强?是什么让眼睛可以发现细微的美好,让头脑不断思考?是什么可以抚慰伤痛,让生命的创伤可以被温柔治愈?
那些在脑海里反复跳出的画面,似乎让我找到了一些踪迹,于是我试图用文字梳理记忆中纷繁的信息与你童年之间的那些联系。我看到了从食物中可以感知生活的温度,持续发现细微的乐趣;看到了在旅途中能了解不一样的人和文化,懂得宽容和接纳;看到了从自然中人类可以得到的永恒慰藉;看到了在独处中思考的力量,感受安静之美的重要;更看到了若能用心真切地感知生命,便能摆脱生活表面的相似,找到自身更丰富的存在价值……
诗人阿多尼斯说:“童年是让你能够忍受暮年的那股力量。”的确,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快乐、悲伤、富有、贫穷、踌躇满志、黯然神伤……女儿,我和你父亲能给予你的,除了少时的基础教育、一时的衣食住行、并不永恒的亲情陪伴和爱之外,还希望给你一样很宝贵的东西——对美的感受能力。
美,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我希望你可以从花草植物、日出日落、海洋河流、一首乐曲、一幅画或某种食物中体会到美感、享受和慰藉。当你的感知足够丰盛,你便具有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在面对人生起伏时,永远有一份无穷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