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元箓
最近,网曝江西南昌一小女孩被后妈打得遍体鳞伤。当地警方表示已接到报警,目前正在调查处理中。
虽然全貌未予交代,但以能看到的信息,构成这个再婚家庭的成员关系中,只在父女间保存着血亲关系。如果后妈也带了孩子,不管这个家庭组建时成员有多少,都只是平行的单一血亲关系。而一个稳定的家庭关系结构,则是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确立了一个交叉的血亲三角关系。南昌小女孩的遭遇,就是再婚家庭中一方孩子所面临的新家庭关系的典型案例。血亲关系的单一和脆弱,使虐待成为后离婚时期不可忽略的次生灾难。
所以,如何做好后妈后爸对于再婚夫妻来说,这不仅事关孩子的权益,对于稳固夫妻关系,也尤其重要。
鉴于后妈后爸血缘利益的天然规律,应对这一挑战,意味着要有对家庭责任和义务更深切的体认以及更丰厚的爱心与善意,方能胜任新的家庭角色。人们常见的完美后妈后爸的故事里,无一不是完成了这一自我挑战的新父母。“视同己出”只是四个字,但能够真正从内心到行为将其实践,则无疑是人性上的一次飞跃。以后妈后爸的文明形容,并非煽情的夸大。
但是,这样的自觉,并不意味着就是维护再婚家庭儿童权益的倚赖。保护他们的起点,还是应该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底线上。这条底线,就是作为亲生父母的基本义务,也是血缘关系赋予他们的天然责任。亲生父母,比较后妈后爸在亲子和保护上的义务,更值得强调。
还以南昌小女孩的遭遇为例,后妈虽非血亲,但亲爸是。但在新闻中,笔者没有看到亲爸的身影,他的态度和行为,居然呈现为零。这一严重的角色缺失,也使此案的叙事重点,从最初的谴责后妈,转变为对生父的问责上——如果连生父都不能保护女儿,还能指望后妈吗?如果生父的存在感如此之低,那么又如何奢望后妈的文明养成?
这份生父的责任和义务,还应该扩大到孩子的生母。离婚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抚养和保护的终止,反而因孩子境遇的不确定性,更应予以格外的重视。
南昌小女孩的生父固然不应缺失,她的生母同样负有重要的保护之责。面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发难的却是邻居。这对孩子的生父母来说是种失职。要知道,亲生父母的责任并不因婚姻的终止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