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什刹海 PDF版下载

版面: 什刹海

仰望军人风景


    当我们都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时,我们当然要讴歌敬重我们的军人,是他们不畏艰辛、男儿自强,挺起民族的脊梁;同时,还有他们的“另一半”——军嫂,她们是陪衬红花的绿叶,她们还是滋养红花的雨露和地底甘泉。

    ■ 文文

    我一直向往军人的生活,想要成为一名军人,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这种向往只能在梦中方可能成为现实。

    但这并不妨碍我与军人有瓜葛。读书时,我老师的先生是军人,我看见过,高大威猛、和蔼可亲。正因为见过这个军人,我常常幻想着自己,也能拥有解放军鲜艳的帽徽和领章。当时正好有一部电影,片名叫《闪闪的红星》,写红军时期一个红色少年的成长故事。片中有一支很好听的歌曲,叫《红星照我去战斗》,一支竹排在山间小河的激流中顺流奔走,高亢嘹亮的男声独唱中,竹排载少年与青山碧水融为一体,一颗亮晶晶的红星在少年手掌间迎着阳光熠熠生辉,于银幕前的无数童年记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我还猜想过我老师的爱情故事。也许,她也与我一样,也是军人的向往者,虽然自己没有穿上戎装走进军营,但她选择嫁给军人,这也不失为对军人最亲近的向往和价值取向。

    在我们家乡,男孩子因为参军而获得爱情者,多得数不胜数。他们原本是追慕者,眼见着就要望穿天涯路而怅然若失时,突然峰回路转,前面即将升腾天空的“女神”,回眸一笑,返身款款走来,被追慕者变成了追慕者。因为“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立刻让一个平凡青年平添几分英武。再加上在军队的熔炉中,举手投足都得到严格训练,腰杆笔直,目光朗朗,尤其是经历过战火洗礼者,更是脱骨换胎,成了英雄好汉。女孩追慕军人,事成之后,她们就成了军嫂,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最近,我采访一个在老山战役立功的退伍老兵,也见识了他的“另一半”——一名也已退休的军嫂,又加深了我对军嫂的了解和敬佩。

    他们是江苏南通人,与苏州隔江相望。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走在一起也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想这“渠水”中溅起的爱情浪花,因为战火硝烟,因为生离死别,竟然那么绚丽夺目,那么让人怦然心动。

    这位在环保部门工作的军嫂,一再说自己平常,换了别人,也一定会如她这么做。她与丈夫因为从小一起长大,他们之间既没有一见倾心,也没有媒妁之言,只是——张凯当年戴着大红花当兵时,相送的亲人中必不可少的有她徐淑云的身影;张凯在南疆保卫战中受重伤,父母前往探望时,同样陪伴者中她徐淑云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前线医院,面对要高位截肢的通知,她坦然签字。后来决定冒险保守治疗,以之后多次手术为代价换取不截肢,她也欣然同意。

    手续简单,实施起来却远非这么简单。当时,徐淑云在经济发达的南通一家公司工作,工资加奖金已近千元,而要随军照顾张凯,她到部队的军人服务社工作,每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元,她毅然丢掉“西瓜”捡起“芝麻”,成了一名军嫂。

    南方酷暑难耐,床上都铺竹席,但丈夫的腿畏寒,她必须在竹席上为夫垫床单;或自己在床单上另铺一方特殊的竹席自己睡。后来,丈夫连续六年每年做一次腿部大手术,她都贴心守候,精心料理。营养加锻炼,张凯恢复得很好,还由侦察连长升至中校军参谋,后来还升至上校武装部长。

    由于要照顾三位烈士战友的父母,他们自己的生活很拮据。数年间,张凯不曾陪妻子上过一次街,为对方买过一件新衣。连独生女儿在部队大院诞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也只是每年在她生日的这天,陪她吃一回肯德基。徐淑云说她无怨无悔,选择了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军人将忠诚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军嫂将忠诚奉献给军人和家庭。

    我采访张凯时,是他从苏州相城区纪委退休之后。他不但是一位荣立战功的英雄,还是一位感动一方的“中国好人”。他办理惩治腐败案件,雷厉风行,颇多建树;为退伍军人解决生活困难和资助贫困地区大学生,他发起的“凯歌基金”,为不少家庭雪中送炭。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三十多年来,一直不间断走进江西、浙江和安徽三个烈士的家中,代他的烈士战友尽孝……

    张凯说,如果没有妻子的支持,他不一定能有如今坚挺的体魄,更不可能一直走到今天。在我的采访中,我还得知,徐淑云不但支持丈夫的义举,她还陪着丈夫一同前往。她说:“丈夫是那几位烈士父母的儿子,那我就是儿媳。”

    而张凯和徐淑云的女儿,后来考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在家中延续了女承父业的佳话。

    一个“水到渠成”的爱情和亲情故事,演绎古诗中“为有源头活水来”人间大道理。那就是,当我们都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时,我们当然要讴歌敬重我们的军人,是他们不畏艰辛、男儿自强,挺起民族的脊梁;同时,还有他们的“另一半”——军嫂,她们是陪衬红花的绿叶,她们还是滋养红花的雨露和地底甘泉。

    走出张凯的家,我梳理自己一生对军人的向往,猛然想到,那些青春岁月爱慕军人的女孩,当初她们一定是军人这道风景的观赏者;渐渐地,她们走近了,走进了,她们自身也不知不觉地成了风景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道风景,也因为她们而更加亮丽。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