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衢萱
最近大半个月,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岭洋乡1700多名村民沉浸在悲痛中——他们随叫随到的好医生“美娣”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村民们无比思念的“美娣”,名叫廖美娣,生前系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岭洋分院院长。7月15日早晨,她在卫生院值班时突发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去世,年仅49岁。
32年来,廖美娣扎根基层,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成为乡亲们的健康守护“天使”。
扎根山区,立志从医护桑梓
立志学医,服务乡亲,是廖美娣始终如一的理想追求。
据廖美娣的哥哥廖义成回忆,妹妹小时候亲眼看到村里一位疼爱她的老人突发疾病,却因地处山区,没能及时送医而离世。从那时起,立志学医守护山乡的种子就埋在了她心里。
1990年,18岁的廖美娣作为衢县卫校第一届毕业生,被分配到岭头乡卫生院(岭洋卫生院前身),她从一名护士,成长为“全科医生”,再到担任院长,扎根基层32年。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有9位同事因各种原因离开,只有廖美娣一人牢牢坚守在岭洋卫生院。整个卫生院编制7人,最少的时候只有2人在岗,大小事务都由廖美娣承担。
从山乡转到城区,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廖美娣也曾对此有过心动。由于工作表现优异,几年前,她被调至湖南镇乌溪江分院,可仅仅三个月后,又主动要求调回岭洋卫生院,她的心里始终舍不得岭洋乡的老百姓。
“我本来就是岭洋人,从小到大,听说过不少乡亲因为缺医少药耽搁病情的事情,作为岭洋的儿女,我肯定不能走!”有人问起廖美娣为什么不调走时,她这样回答道。
爱岗敬业,踏遍青山解民忧
岭洋乡地处偏远山区,距离衢江城区40多公里,开车也要2个小时才能到达,占地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全乡5000多人,实际在乡17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200多人),主要以抱珠龙村为中心,溪东、岭头、洋坑等各行政村像“八爪鱼的触须”一样四处分散,道路崎岖难行,环境艰苦,群众看病十分不易。
“找美娣”是留守老人遇到突发疾病时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而只要接到老人犯病的消息,廖美娣总是二话不说背上药箱紧急上门处理。
岭洋乡大部分地方车子只能到半山腰,廖美娣每次上门,都是背着药箱、自顾扛起仪器风风火火翻山越岭,披星戴月、风雨无阻,遇到老人要挂盐水,她都在一旁耐心等待,从白天等到黑夜,直到盐水挂完为止。
“爱岗敬业”四个字,写起来简单,做起来绝非易事。多年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廖美娣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岭洋乡11个行政村102个自然村,廖美娣一步一个脚印,熟悉每一处的一草一木,一年工作时间多达360天,成为当地群众离不开的廖医生。
心系群众,妙手仁心为乡亲
姓名、年龄、住址、身体状况……廖美娣对岭洋乡1700多名常住人口中的每位患者都进行了详细登记,方便随时查阅,并经常开展定期随访,尽管每次定期随访都要连续跑一个月左右才能跑完,但她从不落下,全乡12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的身体情况她了如指掌。
看着廖美娣忙碌的身影,丈夫心疼地说“操心太多”,她总是笑着说,她操心点,村民们就轻松点。
“美娣”“美娣”,看到廖美娣,村民都会这样亲热地叫她,就像看到家人一样。廖美娣用自己的坚守和坚持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每个医生的医术水平有高低,但最要紧的是要有责任心,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痛患者所痛,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初心。”这是廖美娣口中所说,行中所践,心中所刻的信条。她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永远把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
廖美娣将初心溶在血液中,把使命化在行动中,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