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一幅幅抗战题材版画、一座座八路军主题雕塑,一面面“红色武乡”宣传标语……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一行人来到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武乡县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近年来武乡县依托独有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绿色农业等产业,让人民群众过上了好日子。
红色旅游让老区富起来
“过去进村只有一条山路,很窄,所有的物资都要用毛驴驮进村。”八路军总司令部砖壁旧址,93岁的村民肖江河正在为游客讲述砖壁村的红色历史。
武乡地处太行山西麓,境内沟壑纵横。位于武乡东部丘陵的砖壁村,一面靠山、三面临崖,独特地形让太行山深处的这个小山村成为八路军总部驻地的绝佳选择。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驻扎了一年零两个月。1940年,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指挥部就设在砖壁村。
如今,当年的进村小路,早已成了双向柏油路。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发,占地1500亩的八路军游击战体验园也在这里修建,让体验者感受当年的烽火岁月。
“现在村里有38家农家乐,25个民宿院落。这几年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才2640元,到2021年就将近9000元。”谈到村里这几年的变化,砖壁村党支部书记李丽杰如数家珍。
作为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成为武乡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宝贵财富。
在距离砖壁村10公里外的石圪垤村,“中国妇女干部的摇篮”巨幅标语前,讲解员正在为来自中北大学暑期实践团的学生讲解“妇训班”的历史。
1939年,八路军总部进驻武乡县王家峪后,历时3个月的第一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女干部培训班便在石圪垤这个小村庄开班,班长是邓小平夫人卓琳,支部书记为左权将军夫人刘志兰,浦安修则以北方局妇委负责人的身份,经常到妇训班参加班组讨论。之后,北方局妇委在石圪垤举办了第二期妇女干部培训班,先后培训了妇女干部100多人。
历经风雨依旧屹立在村顶的时飨殿,保留着岁月的斑痕。讲解员介绍,这里就是当时学员们上课的地方。当时,她们的学习环境十分艰苦,把时飨殿戏台的台口用砖头和土坯堵起来,然后挂一块木制的小黑板,地下摆着各种各样从老乡家里借来的小板凳和小炕桌。
在石圪垤村,有一个碾盘至今保存完好并仍在使用,被村民称作“连心碾”。“康克清、浦安修、卓琳等妇训班领导和学员经常在这里和村民一起碾米、碾面、碾谷子,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连心碾’正是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讲解员深情地说。
2021年6月,石圪垤中共中央北方局妇训班旧址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们村已列入武乡县文物保护再利用‘1+4’片区开发。”石圪垤村党支部书记李红兵告诉记者,石圪垤通过大力挖掘红色资源,翻修了妇训班旧址,建设了英姿广场、信念之星、明辉广场、乡村记忆馆等一系列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红色底蕴的景点,除此之外,当地还开办农家乐、发展中草药、发展经济林。现如今,“红色资源+特色种植”的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全村人的共识。
据统计,2021年,武乡县“旅游+乡村振兴+乡村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的旅游新业态共带动2105户6489人就业增收。
绿色发展让老区更美丽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战时期,只有14万人口的武乡县,就有9万多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1.4万多人参军参战,2万多人为国捐躯。而仅有40万亩土地的武乡县更是为八路军支援了240万石军粮。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小米养育了八路军将士,也承载了伟大的太行精神。
武乡县地处太行山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谷子生长。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也使当地成为小米的最佳产地。
在“晋皇羊肥”小米生产基地,车间内机器轰鸣,流水线上工人们紧张忙碌,车间一角一袋袋小米码放整齐。“晋皇羊肥”是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注册的绿色有机小米品牌,公司董事长杜红雁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小米绿色有机,公司合作农户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并且全面推行轮茬种植。为此,公司对合作农户生产全过程实行监控,并实现视频可追溯。为了保证农户利润,公司还为农民购买播种机、打谷机等农业机械,并对轮种农户给予补贴。作为武乡小米产业领军企业之一,该公司小米产业带动农户900余户,辐射7个乡镇。
据介绍,目前,武乡县谷子种植规模稳定在10万亩左右,年均总产量2万吨左右,带动3万多农户增收。全县按照“企业+基地+种植大户”的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培育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260余家、小米加工企业30余家。
2018年,“武乡小米”正式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武乡县通过与京东等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在75个行政村共建电商服务和收购网点,推动武乡小米走出太行山。2021年,武乡网店销售小米330余吨,销售额近700万元。小米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一条高标准的红色旅游公路贯通县城到东部的所有景点;出租车纯电动更新,使武乡成为山西第一个实现出租车100%新能源化的县城;县乡村三级公交车全免费并启动新能源替代,使武乡县成为全市第一个实现建制村公交全覆盖的县;郑太高铁的开通运营,使红色武乡融入郑州、太原两大都市生活圈,为武乡全域旅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县”“中国绿色名县”和“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昔日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今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和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景更美的武乡新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