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创·经济女性 PDF版下载

版面: 创·经济女性

11年磨一剑 锻造“黄金人”

——记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第一位女操纵员曹宇华


    作为操纵员的曹宇华在控制机组状态。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富东燕

    在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展厅里,曹宇华的名字和事迹赫然在列——“曹宇华,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操纵员、模拟机教员,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第一位女‘黄金人’,曾获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三等奖、福清核电优秀教员一等奖……”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作为其全球首台核电机组第一位女操纵员,11年苦学、实践,曹宇华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习近平总书记还向大会发来贺信,这让我非常感动,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做好培养‘黄金人’的‘园丁’。”曹宇华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表示。

    11年如一日的坚持

    核电厂操纵员素有“黄金人”之称,曹宇华解释说,因为培养一名操纵员的培训成本相当于和成年人体重差不多的黄金价格。

    2008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曹宇华应聘来到福清核电。彼时,M310机组正在建设中,按照专业,她被分到运行班,“对于核电站来说,‘黄金人’好比机组的‘大脑中枢’,肩负着机组正常运行的重要职责。”要取得操纵员资格并非易事,需要经历严格的选拔与培训,经历近百场测验与考试。在曹宇华看来,目标和路径都明确的事,就不算难事,“只要努力就好了”。

    “我们光考试就要考两三个月,其中包括现场考试、模拟机考试和笔试。”面对烦冗复杂的考试,曹宇华始终以认真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

    “最难熬的是最后复习阶段,因为要把前两年学的东西全部理解和记忆,并联系起来。”曹宇华坦言,很多考题都是综合性的考核,会涉及机械、仪控、物理、热工等等。而且,一个数字、一个字母都不能出差错,而往往,有的系统有好几百个参数需要熟记。

    从2008年到2019年的11年间,她先后参加了三种堆型VVER、M310 和华龙一号的理论知识学习并通过各项考核,最终具备了这三种堆型操纵员和高级操纵员的资格。

    华龙一号首位女“黄金人”

    让曹宇华最有成就感也最印象深刻的,是在华龙一号机组工作的那几年。

    那时候,华龙一号处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运行准备阶段,业务能力扎实、责任心强的曹宇华,被选调去负责机组的生产准备工作。

    秉承一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曹宇华勇担重担。作为规程组组长,她组织开展了机组征兆导向法事故规程开发、验证与确认工作;作为“福清核电5、6号机组运行技术规格书专项组”秘书组组长,她组织了机组运行技术规格书及其相关大纲开发,以及运行领域15份企业标准的编制。

    随着生产、运行的推进,华龙一号首批操纵员的选拔工作开启,2018年,曹宇华被选拔担任首批操纵人员理论培训教员和兼职模拟机培训教员。这期间,她和团队高质量参与编制了《高级运行》《中级运行》《核电厂系统与设备》等培训教材。

    进入培训阶段,曹宇华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要参加白天的培训,晚上还要加班编制技术文件、处理日常事务,“尤其是考试前三四个月,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照顾家……”曹宇华回忆,那段时间是她感觉最有压力的阶段,当时的日常工作特别多,还要坚持参加培训,她由衷地感谢家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2019年3月,曹宇华通过了华龙一号首批操纵员考试。她也因此成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第一位女“黄金人”。

    4年培养100多名操纵员

    从2020年1月开始,曹宇华转到培训部,任专职模拟机培训教员,把多年钻研的运行操作知识传授给更多学员。

    从自己操作到教别人操作,角色的转换让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曹宇华要更多地关注学员防人因失误工具使用的规范性、团队协作的能力等。“这就要求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得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

    为更好地规范学员,曹宇华牵头在操纵人员模拟机复训中推行“红黑榜”“行为规范强化牌”等制度,强化运行人员正确使用防人因失误工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曹宇华细心、专业的设计下,学员们在操作上进步很大。从兼职培训教员到专职教员4年时间,她先后培养出100多名操纵员,遍布于运行、安全监督、生产计划、培训等领域。

    严谨和专注是业界对曹宇华的一致评价,对此,她谦虚地说,严谨和专注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具备的特点。“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对学员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及时纠偏,是做好一名教员的基本条件。”

    2022年3月25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作为年轻的“85后”,曹宇华先后参与了华龙一号机组建设的调试、生产准备、运行以及人员培训。回顾这一历程,她感慨,完全投入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中,你会觉得自己充满力量。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支撑更加弥足珍贵。“这么多年,我深深感受到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

    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她表示,将继续积累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和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核电厂“黄金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