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 PDF版下载

版面: 专题

青海果洛藏贡麻村牧民放下“牧碗”,端起绿色“饭碗”

“日子有盼头,心里都是甜的”


    索南才让一家坐在一起收看新闻联播。

    □ 中国妇女报特约通讯员 王瑞欣

    走到哪里,念兹在兹的是人民。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看到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我感到很欣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

    连绵的青山脚下,红瓦黄墙的藏式房里,索南才让的笑容如盛夏的艳阳,明媚又充满希望,“现在的日子有了盼头,心里都是甜的。”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果洛藏贡麻村,走进索南才让家中,亲切地与一家人话家常。“总书记很关心我们的生活,我对总书记说,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全靠党的好政策。”索南才让每每回忆起总书记来到家里的情景,都会有一股激动与感动之情涌上心头。

    果洛藏贡麻村,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是一个牧民集中安置新村,让牧民放下“牧碗”端起绿色“饭碗”是这个安置新村启程幸福路的起点,通过大力发展牛羊养殖、生态旅游两大产业,如今的果洛藏贡麻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牧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憧憬更加坚定。

    放弃“等靠要”,把致富“饭碗”端起来

    2021年,果洛藏贡麻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476.14元,同比增长1276元;全村183户牧民通过个体经营、加入合作社、生态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实现增收,易返贫家庭从18户降到3户。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39.88万元,同比增长5万元;全村大电网通电率达到96%、人畜饮水率达到100%、村级道路通达率达到96%,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全面覆盖。这是一份饱含分量的发展成绩单,回想起曾经的生活,索南才让最深的感触是日子过得很“紧巴”,根源在于思想上的“等靠要”。

    “家里的经济来源只有8头牛,一年的收入解决温饱都有些吃力。”2015年年底,索南才让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凭借着每人6400元的到户帮扶资金以及自己现有的养殖经验,索南才让撸起袖子干起了养殖业,家里的羊和牛也不断发展壮大,从8头增加到了上百头。看到了发展前景,索南才让也转变了思想,“要靠自己致富,日子才能越来越好!”于是,他又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扩大养殖规模。“收入直线上升,家里的生活条件也跟着变好,现在的我干劲十足。”与记者交谈期间,索南才让流露出的自信也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能实现收入翻番,靠的是什么?果洛藏贡麻村有着生动的注解。心怀家国,共同致富,造福人民,这是果洛藏贡麻村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发展之路上,党员带头为群众谋福利,以支部承诺践诺、个人梳理办实事的方式为全村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群众主动了解村级发展的意愿越来越高,追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愿望愈发强烈。

    村三社的建档立卡脱贫户桑杰就是其中之一。脱贫前,桑杰家的年收入仅有8000多元,艰难的生活让他捉襟见肘。为了帮助桑杰脱贫,村“两委”下沉一线讲政策、主动帮扶送技术,“磨破了嘴皮,也磨穿了鞋底”。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桑杰转变观念,通过注册家庭牧场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对外出售畜产品,家庭收入直线上升,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目前桑杰一家年收入超过20万元,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拿着自己奋斗出的“真金白银”,桑杰笑容里的甜是打心底里发出的。

    转变身份,当好守家护绿的“主人翁”

    “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就要把这份工作干好。美丽的景色是大自然的馈赠,守护好它是我的职责。”今年52岁的索南才让每隔一天都会骑着摩托车在青海湖畔的草原深处进行巡查。“草原管护员”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对于这份工作他干的津津有味。

    草原管护员是索南才让搬下山后获得的公益性岗位,在村“两委”的宣讲下,索南才让对生态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对草原管护员这个岗位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牧区来说,蓝天、碧水、绿草是牧民生活的根本,咱们村现在有2468人靠畜牧业生活,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村里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张明说。

    近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青海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物种类持续增多,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在高原徐徐展开。“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变好了,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这也直接带动了我们村的旅游发展,尤其是我们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后,更让我们尝到了生态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甜头。”仁青才郎是藏贡麻村的致富“能手”,村后的山坡草原上,一栋栋红色藏式小木屋顺势而建,这就是仁青才郎打造的岗日梅朵度假村,从2021年小木屋餐饮项目开业后,短短4个月的时间就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进账30万元。

    发挥党员作用,让好政策进入千家万户

    “总书记嘱托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更应该发挥表率作用,担当起村里的宣讲员,把党的好政策送进千家万户。”走进索南才让家,一个个红色奖状最能吸引人的眼球,这些奖状里,有索南才让的大女儿叶西拉毛的,也有索南才让自己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张摆在橱柜上方,索南才让获得“学习强国第十名”的奖牌,“这是去年村里评选出来的,村里的老党员都用这个平台学习党的政策,我也不能落后。”对于这份荣誉索南才让感到很骄傲。

    总书记到访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索南才让积极发挥老党员“本色”,通过参与调处矛盾纠纷、入户开展宣讲,成为村里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成为村里吃透政策、传播政策、践行政策的中坚力量。

    在前不久村里举办的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中,索南才让早早通过电视、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了党代会精神,主动报名参加村里的义务宣讲员,把自己对党代会精神的理解讲给村民听。要保护生态、要发展经济、要紧紧团结在一起……如今,果洛藏贡麻村有了新变化、村民的思想有了新改变。“前不久村民告诉我他们的新愿望,想在村里成立一个合作社一起发展畜牧业。这是好事!说明大家伙致富的劲头足了,我们当然要支持!”果洛藏贡麻村党委书记索南拉夫旦高兴地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