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党柏峰
□ 熊荣军
走进绿水青山间的陕西省平利县锦屏社区,一栋栋灰白相间的安置楼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纵横相连,一盏盏明亮的太阳能灯矗立路边,一条清澈小河从社区前蜿蜒流过。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与搬迁户汪显平一家拉家常。汪显平告诉总书记,自己一家只花了1万元,就从大山里搬进了现在120平方米的新家。如今,汪显平在老县镇供电所上班,儿子大学毕业后也上班了。以前在山里,干啥都不方便;现在搬到社区后,日子越过越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我进厂几年了,现在一天能装五六千个磁芯,月工资2000多元。在家门口上班,工作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在三秦电子加工厂,50岁的王光萍一边熟练地将磁芯装进线包里,一边高兴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三秦电子加工厂老板孙自立说:“我们先后开办社区工厂和加工车间5处,以更好地满足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殷殷嘱托饱含深情,点点滴滴心系民生。”锦屏社区党支部书记江慧丽说,“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这个做法让1000多户4000多名群众先后从大山深处搬迁至锦屏社区,开启了安居又乐业的新生活。”
暑假的锦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书声琅琅,学习氛围浓厚。在锦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王子晗正在耐心地为学生辅导功课。
据了解,锦屏社区以“小课堂、小库房、小菜园、小管家、小配套、小平台、小餐厅、小厅堂、小市场、小公墓”“十小工程”为切入点,以宜居、宜业、宜养的环境和惠民、利民、便民的服务措施保障群众融入新社区、乐享新生活。
在“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思路指引下,平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平利“新社区工厂”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100家,新社区工厂已为全县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带动搬迁群众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美好生活。
两年前,在离开锦屏社区时,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说:“衷心希望,我们的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啊,真像我们城市的名字:安康、平利,平安顺利。希望我们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少,都能够顺利地脱贫,确保小康。祝大家幸福安康。”
平安顺利、幸福安康,如今的锦屏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等称号,居民在点滴变化中收获更多幸福。当前,锦屏社区正以“乐业安居、幸福锦屏”为目标,建强一个党群服务主阵地,做好一条产业就业增收链,建好一批配套基础设施,用好一套服务保障机制,建好一张社会综合治理网,在锦绣山水间打造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