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时讯 PDF版下载

版面: 时讯

上海杨浦妇联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新模式

“益”团团平台凝集家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 丁秀伟 李崇铭

    7月2日,由上海市杨浦区妇联主导推出的“小小心‘益’·为爱成‘团’”杨浦区妇联“益”团团公益开放平台正式上线,以杨浦区妇联三爱品牌为引领,打造社区家庭公益活动团。上线以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平台已积累了3265名成员,累计跟团突破1000组家庭,为杨浦社区家庭提供了40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社区公益活动。

    谈起建立平台的初衷,负责运行公益平台的壹家家庭服务创始人刘婧介绍,疫情封控期间社区里团购物资的一些群,如今都变成了精神层面的交流群,比如读书群、手工群、游玩群等,形成了共享知识的小圈子,而希望开展与家庭相关的公益活动也是大多数家庭的心声。就这样,“益”团团公益平台应运而生,从过去团购蔬菜水果,到现在团购亲子活动,大家都感到新鲜又便捷。

    “大小”团长手拉手,温情陪伴心连心

    居住于杨浦区长海路街道的项赣英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手速快、反应敏捷的她成了公益团购平台第一位组团成功的“团长”。7月2日晚7时,“益”团团公益平台首场“爸爸,我想对你说……”亲子阅读互动演绎活动在微信视频号顺利开播,项赣英组织小区里的20户家庭参与了直播。直播间内,专业的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通过温情的亲子故事互动演绎,不少家庭踊跃“上麦”,分享阅读感受,获益良多。

    团长是连接公益平台和社区家庭的枢纽。据了解,团长们要参与团长培训,建立社区亲子家庭团,发起本社区“益”团团公约和社区需求调研,然后对公益活动进行“选品”,转发链接至小区亲子家庭群进行招募,发起社区拼团,开展公益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团长”还承担了前期对接、分发物料,与活动承办方确认活动细节等工作,以及活动后期回收反馈等职能。

    “大团长”热情参与,“小团长”也不甘示弱。百兴花园“大团长”仇悦之的女儿黄达超虽然只有10岁,但已经有了两年志愿服务经验。“大家好,我是黄达超,你们也可以叫我小米,这次活动由我和各家庭对接。如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也请大家与我多多沟通……”在7月5日的一场芳香家庭护理活动中,小米团长黄达超,从独立对接承办方,到挨家挨户上门发放物资、后期线上主持参与互动,表现丝毫不逊色妈妈。她觉得,送物资也是彼此交流沟通、增进感情的过程,在和其他孩子们交流互动中收获了喜悦,彼此交流了感情。

    妈妈仇悦之对女儿的表现很是欣慰:“小米参加小小志愿者已经两年了,从刚开始羞怯到现在开朗大方,参加志愿活动培养了她的沟通能力和人文情怀,让她善于换位思考,为别人着想。”据介绍,杨浦区妇联一直有“小小志愿者”项目,由3岁到12岁的孩子担任志愿者,用孩子的眼光了解孩子们心中的世界,培养他们的志愿精神与服务能力。而在小米的带动下,更多社区儿童报名加入公益平台,成了社区活动的“小主人”。

    公益活动异彩纷呈,广大家庭积极响应

    依托“益”团团公益开放平台,各社区团长将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入社区,为许多家庭带来更多的快乐。“随时都有活动链接发到团长群里,我看到有适合自己小区的优质活动就会去‘抢单’,锁定项目后,就可以把这个活动引入小区。”项赣英介绍,“经历过疫情封控后,社区居民间的联结更紧密了,家庭也有参加公益活动的需求,我希望自己能继续为社区做点事情。”

    “益”团团公益平台上线一个月以来,各式各样的活动深受广大家庭的喜爱:亲子阅读互动演绎“爸爸,我想对你说……”、亲子创意手工课堂、变废为宝小巧匠、芳香呵护家庭、绿色家·阳台种植、“夏日养生季”线上运动游戏……趣味丰富的活动吸引了更多家庭的参与拼团,让公益活动真正覆盖到各个社区,让更多家庭群体受益。

    在团长们的积极推广、广大家庭热烈响应下,“益”团团公益平台已为杨浦社区家庭提供了40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社区公益活动,累计跟团突破1000组家庭,活动报名成团率直逼100%。

    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公益活动场场爆满,正是得益于杨浦区妇联前期在社区以家庭为单位的充分调研以及公益平台建设的持续推进。亲子家庭需要什么,社区公益缺乏什么,从亲子游戏到趣味运动,从创意手工到阳台种植,“益”团团公益开放平台上的所有“选品”都是对症下药,回应社区居民呼声。

    在平台运营方壹家家庭服务负责人刘一口看来,和以往传统的抢单招募形式相比,小区参团的形式为今后凝聚家庭持续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提供了更多可能。不管是朝气蓬勃的学生党,还是风华正茂的上班族,两鬓微白的老年人,只要热衷公益、认真负责、喜欢交流都能加入“团长”队伍,为社区活动注入勃勃生机,让大家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覆盖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应运而生的新生产物,“益”团团公益开放平台不仅是家庭人群共享的活动平台,也着力完善共享化运营体系,打造标准化业务流程,开放吸收全区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优质公益服务内容,打造独特的下沉式公益闭环,开创了家庭公益实践新模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