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 PDF版下载

版面: 专题

砥砺前行担使命赓续奋斗﹃豫﹄出彩


    这是7月27日拍摄的河南新乡长垣市丁栾镇官路西村(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摄

    □ 河南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河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王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定带领全省上下锐意进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实现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十年来,河南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发展,亮点频现。率先从省级层面推进学前融合教育,实现全省18个省辖市158个县(市、区)全覆盖,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在全国实施城乡居民免费婚前保健服务,推动提高出生缺陷防治水平;有效破解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地难题的金融扶贫“卢氏模式”,荣获“全球减贫案例有奖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在全国推广;创新探索“四组一队”工作模式,打通了服务基层妇女的“最后一米”,被写入全国妇联《“十四五”时期深化妇联系统改革方案》。

    坚持党的领导,妇女儿童事业保障坚强有力

    十年来,河南省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到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把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满足妇女儿童需求紧密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省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妇女儿童工作汇报,主要领导密切关注妇女儿童发展状况,多次作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促进妇女儿童共建共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儿工委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儿童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三是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先后颁布出台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全省妇女儿童事业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的领导和推动作用。

    坚持统筹推进,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强化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规划的主体意识,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一是财政投入持续加大。2011年以来,河南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94亿元,并统筹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财政资金共140亿元,支持4688个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项目和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妇女儿童在民生方面的短板。“全面改薄”累计投入资金311.43亿元,惠及643.09万名中小学生。全省累计完成投资262.97亿元,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085处,妇女儿童用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舆论环境日益浓厚。围绕“两规”实施,积极制作有益于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广播影视节目,宣传妇女儿童发展状况,让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针对妇女儿童个性化需求,提供普法产品,宣传解读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依托“中原女性大讲堂”“巾帼宣传队”“法治云课堂”等,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将“大道理”讲进妇女儿童的“小日子”。

    坚持聚焦短板,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十年来,以规划实施为抓手,紧盯工作短板和达标困难的目标指标,通过出台政策、示范带动、督导检查、纳入政府民生实事等,多策并举,推动问题解决。一是搞好示范引领。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先行,在全省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加快推进规划实施进程。出台了关于做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工作的意见,确定了19个省级示范县(市、区),明确示范标准,强化示范效应。二是坚持政策推动。针对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指标推进缓慢、完成困难的实际,省委办公

    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文件,将“加大女干部选拔力度、提倡把更多优秀的妇女代表提名为候选人”“实行专职专选”等内容加以明确,使全省100%的村“两委”中都有1名以上女性,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10.7%,比2011年高7.48个百分点。三是纳入民生实事。坚持将规划目标任务与全省重点工作、民生实事工程相结合,连续多年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列入重点民生实事,累计开展妇女儿童相关重点民生实事22件。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从2017年起,相继将预防出生缺陷免费筛查和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截至2022年6月底,产前筛查率由2011年的34%提高至81.76%,新生儿“两病”筛查率由2011年的19.21%提高至99.2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提高至98.86%左右,累计完成宫颈癌免费检查623.58万人、乳腺癌免费检查636.8万人。

    坚持人民至上,妇女儿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十年来,河南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理念,妇女儿童幸福指数节节高升。一是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提质提速健康中原建设,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实现了政府免费项目全链条、全人群覆盖,覆盖妇女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持续完善,全省妇女儿童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全省城镇职工五大保险女性参保人数增幅均高于全国水平。二是受教育水平持续提高。持续推进教育公平,全省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水平不断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继续保持高位,男女童入学率性别差异基本消除,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不断提升,性别结构趋于平衡。2020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01%,均超过纲要目标要求。三是妇儿权益保护更加深入。相继出台、修订了反家庭暴力条例、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妇女儿童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有效,农村妇 女土地权益得到维护,确保了农村妇女“证上有名,名下有权”。四是妇女创业就业渠道不断扩大。积极促进妇女平等就业,努力消除就业性别歧视,  全省城镇从业人数稳步增长,妇女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妇女从业比例始终保持在45%以上。深化实施“巧媳妇”工程,促进妇女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省、市、县共命名各类巧媳妇示范基地、示范点7740余家,累计带动130多万名农村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