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女界

见证绿色发展“她力量” 赋能女性科技人才

——2022浦江创新论坛女科学家峰会现场侧记


    叶叔华在论坛上发表特别演讲。 澎湃新闻记者赵昀/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8月28日上午,上海东郊宾馆,2022浦江创新论坛首届女科学家峰会举行,这是该论坛首次举办女科学家峰会,探讨如何赋能女性科技人才发展。

    论坛上,女科学家们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追求发声: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创造更多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叶叔华:向女性科技工作者发起

    “十年之约”

    “大家心里的热情比这炙热的太阳还要热。”在“女科学家的使命”主题演讲中,96岁的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幽默地说。一头短发、精神矍铄,这位被誉为“北京时间之母”的女科学家,掷地有声,“十年之后,当被问到‘中国科技界有哪些成果’,我希望女性科技工作者可以有我们的贡献。”

    作为中国首位女性天文台台长,叶叔华在视频致辞中向年轻的女性科学家发出“十年之约”,“中国科学家攀登世界科学高峰,我希望其中有我们女性科技工作者。现在已经有一个登上了,希望还有下一个。”

    叶叔华对女科学家履行使命、创新工作充满信心:“希望我们各行各业的女同胞共同努力,把我们国家的科技事业推上国际前沿。”

    叶玉如:专注于阿尔茨海默病,

    应对老龄化社会

    “持续致力于推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法研究。”短短的一句话,传达出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晨兴生命科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理事会主席叶玉如,就“健康老龄化和可持续发展”发表主题演讲。

    近年来她一直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病——这一与年龄高度相关的老年认知障碍疾病研究。目前,全世界估计有5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国有超1000万患者,这个数字还会随着人口老龄化推进持续增长,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叶玉如和她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她们开展了世界上首个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全面筛查研究,研发出一种简单、高效的血液检测技术,可以在症状发生前5~10年,检测患者身体内的病变,准确度高达96%。这种血液检测技术能够实现疾病的早期筛查,还可以分辨出疾病早、中及晚期的发展阶段,提升治疗的效果。在老年人口中大规模疾病筛查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叶玉如表示,浦江创新论坛首届女科学家峰会的举办,不仅为科学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也可以唤起广大市民对科技创新的关注,鼓励更多年轻人,特别是更多年轻女性,从事科技工作,持续推动国家科技进步。

    喻红:信息技术将成为低碳行动

    得力帮手

    “北京2022冬奥会全面使用低碳能源,依靠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赛时全部场馆的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境内接力火炬、主火炬都应用了氢燃料,传递了‘绿色办奥’理念,减少了碳排放。将火炬变为‘微火’之后,所产生的排放量只有常规大火炬排放量的五千分之一。”

    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现场对低碳节能方面一个个数据的分享,让听众热血沸腾。

    展望未来,喻红提出了大胆设想:数字化技术精确计算,建立节能降耗模型,支持低碳运行;云计算和云服务、场馆仿真系统等数字化技术应用,支持智慧节能和数字低碳;未来的大型活动,还有更多便捷的信息技术服务,都将成为低碳行动的得力帮手。  

    发挥女性榜样力量  让科技精神薪火相传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代表安思齐建议,鼓励更多女童接受科技领域教育,特别推动更多女性从事新兴的绿色产业和蓝色产业,培养女孩在学习早期对科技的兴趣,为其提供充分的训练和指导,为她们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奠定基础。

    女性参与科研任务应打破性别偏见,充分发挥女性潜力。论坛上一段师生对话,传递出对女性参与科研创新的信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专业副教授李佳,其导师——英国国家CCS研究中心主任、谢菲尔德大学教授乔恩·吉宾斯(Jon Gibbins),及李佳学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创业与公共政策专业博士王尔钰,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精彩对话。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王尔钰的发言传递出年轻女科研人员的共识:“一个优秀的女科学家,对地球家园应具有包容、慈悲的理解。可以看到女科学家做科研,具备勇敢、理智及坚韧的优秀品质,也有更细腻的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及同理心,我觉得这些都是女科学家的优势。”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