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龙妇女联会
香港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对妇女工作极为重视,2001年,属于中央机制层次的妇女事务委员会成立。九龙妇女联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22年来,九龙妇女联会凝聚了九龙地区27个基层妇女团体,有会员4.17万多名。在香港这样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让香港女性能够充分认识国情、了解政治现状,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一直是九龙妇女联会的工作重心之一。
弘扬中华文化 激发民族自豪
香港回归祖国已有25年,但一部分港人在身份认同方面还有待加强,“人心回归”仍然“在路上”。落实“人心回归”,需要将香港人与中国的传统与现实联结起来,对国家宪制秩序、社会制度的遵守,其根本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有鉴于此,九龙妇女联会积极为妇女提供深入了解祖国、体验中华文化的渠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九龙妇女联会组织了“倾情奥运,和谐香港”千人秧歌表演,让香港人有机会在本地欣赏到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翌年,超过2000人阵容的大型秧歌再一次出现在红磡体育馆的“共和国之夜”上。此后,九龙妇女联会连年举办秧歌表演,2016年的表演甚至打破健力士纪录,被纳入“欣赏香港”活动系列。
除了“千人秧歌”,“华服溯源万花筒”是九龙妇女联会的另一张名片。从5年前开始,九龙妇女联会每年举办华服赛,上自83岁长者、下至2岁幼童,参赛者们身着唐装、汉服、旗袍等中国传统服装,神采飞扬、落落大方地展示中华服饰文化的精髓,每每吸引大量观众,这也成为九龙妇女联会的又一品牌。
此外,九龙妇女联会连续多年主办“‘爱’穿越”“‘爱’传承”“‘爱’弘扬”儒学寻踪·传统文化知识网上竞答比赛,参与比赛达7.3万多人次,并出版系列书籍,旨在让参与者和读者能够透过多元化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传统,弘扬国学。
增进两地交流 融入祖国发展
除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介,实地考察是另一个能让香港人更加了解国情、融入祖国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九龙妇女联会自成立之初就重视与内地交流,多年来组织了丰富多元的赴内地活动。从广东到北京,从沈阳到贵州,从天府之国四川到革命圣地井冈山……会员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这些活动不仅开阔了香港妇女眼界,更让她们亲身体会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赴内地交流活动多有不便,但九龙妇女联会仍然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九龙妇女联会联合中国香港冰壶协会、香港冰壶学院,组织了“喜迎北京冬季奥运会2022地板冰壶亲子同乐日”,为因疫情无法亲眼观看冬奥盛况的港人提供多一个“走进冬奥”的机会,让小朋友们在了解冰雪运动知识、为北京冬奥加油的同时,增进他们对成功举办冬奥会的祖国的亲近感。
积极参政 为新选举制度拾柴添薪
去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为本届选委会增设包括全国妇联香港特邀代表在内的第五界别。9月,第五界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邀代表”的选委们来访九龙妇女联会,与会长陆海、主席苏丽珍、首席顾问郑臻、秘书长毛晓群及基层妇女代表座谈,了解目前香港基层妇女儿童的现况及发展,听取九龙妇女联会对良政善治的诉求和意见建议。
在本届香港选委会中,九龙妇女联会共有30余位选委,为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立法会选举、行政长官选举这三场重要选举的圆满成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归25年来,香港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SARS、全球金融风暴……近几年的修例风波、世纪疫情,更是几乎将香港拉入谷底。但我们始终相信在中央的关心支持下,香港一定会“否极泰来”。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香港新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时所说,“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也如九龙妇女联会会歌所唱的“雨过天晴多美丽的城市,狮子山脚映照维港璀璨”,雨过天晴的香港,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