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便民电话,服务意识要常“在线”
12345热线忙吗?真忙!记者梳理12345热线的市民来电,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 市民遇到难题后,往往第一通电话是直接打给相关职能部门,结果对方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问题来回推,无奈之下市民只能拨打12345热线。派单后,相关各方给市民回电,问题又能解答得明明白白。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府电话是沟通政府与群众的渠道,强化政府各级部门的服务理念,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就应该从通畅政府电话、提高服务效能开始,让基层的呼声得到及时的回应,才能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网红产品,岂能卖“标签”
同一类型、同一尺寸、同一材质的餐盘,加上“网红爆款”“ins风”“牛排盘”等标签,标价就翻倍;同样是保温箱,“轻奢”“复古”“商务风”的产品总是卖得更贵……近日,不少消费者吐槽在购物过程中发现的商品标签猫腻。记者调查发现,用来帮助消费者细化商品分类的各类标签,反而成为商家变相抬价的新手段。
“换个标签,价格翻番”的做法,是电商变相抬价行为,涉嫌对诚信经营的商家构成不正当竞争,如果放任不管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因此,相关平台应尽早出台相关规则限制此类行为,并对此行为及时整治。
警惕“付费内推”等求职陷阱
随着“金九银十”求职季即将到来,“互联网大厂内推”“证券投行实习内推”“企业校招内推”等信息开始在社交平台活跃起来。记者询问多家提供内推服务的中介机构发现,这类内推服务的价格基本在上万元,有的甚至超过了5万元。然而,这些动辄上万元的内推服务实际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衍生出的灰色产业链甚至涉嫌违法。
高价付费实习“坑”人不止,监管部门要联合相关企业对虚假“内推实习”信息进行清理整顿,鼓励大学生举报维权,对弄虚作假的平台、中介机构进行严厉查处,绝不让高价虚假“内推”肆意泛滥,成为欺骗求职者的陷阱。
刘世康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