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湖北蕲春打造中医药文化新高地

弘扬国粹 助力中医药事业薪火传承


    □ 邵伟

    8月26日,“弘扬中医药文化 奋进新时代征程”2022年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走进名医故里主题活动启动,活动首站走进李时珍故里——湖北蕲春,围绕蕲春、蕲艾产业、中医药文化传播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开展主题调研。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湖北蕲春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国艾都”“医圣故里”名声远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传播中医药文化,助力中医药事业薪火传承不息。

    厚植中医药发展的文化土壤

    “哪位同学知道我们蕲春四宝?”

    “蕲艾、蕲竹、蕲蛇、蕲龟。”

    “对了!其实,每一个‘宝贝’都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

    在位于蕲春县的李时珍纪念馆内,一群参加暑期研学的中小学生认真聆听了一堂中医药文化知识讲座。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的巨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和“东方医药巨典”。为纪念李时珍所作的贡献,1980年,蕲春县政府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时珍墓建起了李时珍纪念馆。据馆长胡庆华介绍,该馆累计接待游客1000万余人次,为弘扬民族优秀医药文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蕲春自古就有“路人皆懂医,指草皆为药”和“以不懂医技者为不孝”等说法,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为蕲春县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组建于2002年的李时珍医药集团便是蕲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代表。“中药质量好坏取决于药材。”集团总经理孙利伟介绍,公司以“用道地药材,做科学中药”的生产理念,始终把田间地头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从源头规范生产全过程,建立了黄连、川贝、蕲艾等100多个品种的道地药材基地10万余亩。企业还将扶贫工作与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大别山区近4000贫困户脱贫增收,惠及1万多贫困人口。

    怀揣“让中医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医药”梦想,李时珍医药集团将产品出口美国、韩国、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孔子学院设立“李时珍大讲堂”,共同推动艾灸、刮痧、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文化等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蕲艾是艾中之王,是“蕲春四宝”之首。早在明代,李时珍便对蕲艾推崇有加,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湖北省人大代表、蕲春县蕲艾产业协会会长田群介绍,目前蕲艾产业在蕲春发展形势喜人,已催生1158家蕲艾企业和带动10万余人就业,同时将惠及7300户3万余人实现脱贫致富。

    在蕲春县漕河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来自甘肃64岁的萧女士躺在病床上正在接受艾灸治疗。创立于1999年的漕河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以传统的针刺、艾灸、推拿、火罐、刮痧等技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年开展中医药治疗8万人次,年接诊住院患者3000多人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蕲春艾灸疗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韩善明介绍,国医堂配合中药内服外用,中医治疗参与率100%,其中纯中医治疗约占30%;病患结构为县内约占75%、县外约占25%,其中省外约占3%。

    多年来,韩善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于蕲春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助力蕲春县建立了蕲艾保健灸疗职业培训体系,成立蕲春艾灸师培训学校20余所,累计培训蕲春艾灸师6万余名。“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从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遗留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韩善明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