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妇女发展的十年辉煌征程中,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使中国妇女真正获得解放、实现平等发展的希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形成妇女事业的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妇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妇女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齐头并进,在提升妇女社会参与层次中发挥在家庭生活中的性别独特作用。这就是新时代妇女发展的新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中向前延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就是新时代妇女奋进的新方向。
■ 叶文振
在中国妇女解放和发展的历史路径上,进入新时代的这十年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个华章,无论是在各项性别发展指标的图表中,还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各个主战场上,都令人振奋地展示出非常绚丽的巾帼新风采,用实实在在的女性发展和性别贡献有力地证实,融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时代特征和制度优势。
妇女发展与党的领导
从党的十八大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到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提出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再到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基本原则写进《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党对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领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加强。从妇女发展的角度理解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实现党对妇女群众、妇女工作和妇女组织领导的全覆盖,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妇女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尤其是坚持党为妇女事业发展确立的正确政治方向,落实党中央关于妇女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团结广大妇女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妇女解放和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写在自己奋斗的旗帜上,始终把广大妇女作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始终把妇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领导我国妇女运动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要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可见,坚持党对妇女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既是源于百年以来党成功领导中国妇女解放和发展的认识深化和经验总结,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升华和思想结晶。
这十年全球瞩目的中国妇女事业蓬勃发展更加表明,不论是从历史逻辑和政治逻辑上,还是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男女平等事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妇女真正获得解放、实现平等发展的希望所在。
妇女发展与理论指导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历史得出的科学结论告诉我们,中国妇女事业十年来的蓬勃发展归功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指导。回望党的理论建设历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妇女解放、妇女发展实践不断融合,相关理论发展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成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而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的基本遵循。
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确立了全面领导妇女工作的政治责任,提升了妇女发展事业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政务地位,更紧密地贴近广大妇女群众的实际需要,来制定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党和国家深化了对妇女历史贡献和社会作用的思想认识,既把广大妇女作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上全面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鼓励和支持她们建功立业,在共建共享中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党和政府出台了相关法律政策,把保障妇女权益上升为国家意志,让性别平等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党和国家致力于建构婚姻家庭友好型社会,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用良好家风促进党风建设和社会风气改善,实现家庭健康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推进的良性互动。
十八大以来妇女事业的发展,既让我们对“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充满信心,更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强化了共识,那就是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才能形成妇女事业的新发展格局,继续推动妇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妇女发展与国家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开创美好生活离不开妇女事业全面进步,也需要广大妇女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从妇女发展角度来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体现为妇女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妇女地位的全面提升,又意味着这是党赋予广大妇女群众的光荣使命,需要我们积极投身其中并做出更大的性别贡献。新时代以来,这十年的妇女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已形成积极的时代互动。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并发表讲话,提出确保妇女平等分享发展成果,推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同时还强调要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共建共享美好世界。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讲话时又指出,要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正是这些重要论述,把过去比较单一的男女平等发展概念,扩展为妇女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以及妇女走在时代前列的领先发展,不仅丰富了妇女发展的时代内涵,加深了对妇女发展动力机制的认识,而且提升了妇女发展的社会层次、自身效应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性别地位与作用。
从各种相关的性别统计数据来看,特别是通过观察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青年女科学家、驰援防疫一线的各地女性医护人员在内的巾帼英雄们的集体贡献和作用,妇联组织的“四位一体”新模式正和男女共建共享、女性权益保护和性别平等落到实处积极地互动在一起,有机地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这十年妇女事业的蓬勃发展就是在这样的主动融入、彼此带动、一起发力、齐头并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的。中国妇女的平等、同步、全面,甚至领先发展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又是这些伟大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标志。
妇女发展与家庭建设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三个注重”家庭论述,扎实推进家庭文明建设以来,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已成为党中央在新时代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成为妇联组织服务广大妇女群众的新的着力点。如何在妇女发展和家庭建设之间寻找彼此兼顾和相互促进的平衡点,也构成妇联工作和妇女自身必须成功应对的新的挑战。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这短短的十年里,出现了以下三个变化:一是用更好的社会参与和发展成果共享给妇女赋能,增强她们建设家庭的能力,更加有效地发挥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二是通过立法和出台政策,一方面制止对妇女与生育、家庭相关联的社会歧视,彻底消除相关不合理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将家庭领域转给妇女的性别负担由社会来承接,使妇女拥有良好的心情、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谋求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三是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引入家庭,在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中落到实处,推动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形成,实现家庭发展的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家庭成员的共责共建共享。
由此可见,妇女发展和家庭建设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潜在可能巨大,同时还存在着把这种潜能转变为现实的机制和路径,这不仅使广大职业女性可以充分发挥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还能够增加来自婚姻美满和家庭和谐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之,妇女发展的十年辉煌足以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推进妇女事业发展,在提升妇女社会参与层次中发挥在家庭生活中的性别独特作用,就是新时代妇女发展的新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中向前延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就是新时代妇女奋进的新方向。
(作者为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女子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