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时讯 PDF版下载

版面: 时讯

让冬奥之光点亮残疾人体育事业

——记河北省张家口市残疾人联合会体育部主任杨光燕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2022年春天,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北京携手张家口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这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每个残疾人体育工作者的骄傲。5个月过去了,每每回忆起赛场内外的一幕幕,杨光燕依然激动不已。

    今年3月5日是北京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在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站姿)比赛中,张家口籍选手郭雨洁在家乡人民的加油和欢呼声中,率先冲过终点,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了历史上首枚冬残奥会女子个人项目金牌。赛后第一时间,雨洁妈妈给杨光燕打来电话,“杨老师,要不是你,哪有她的今天,我们全家特别感谢你!”

    在随后的比赛中,张家口籍5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4个大项的比赛,共夺得1金、2银、2铜的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让一直在现场目睹这场荣光的杨光燕,禁不住热泪盈眶。“我觉得之前所有的付出都化成了骄傲和自豪!”杨光燕说。

    “萤火虫”

    2015年7月31日,当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消息传来之时,杨光燕的肩上便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为北京冬残奥会发掘选拔冰雪体育人才。可当时,张家口残疾人冰雪运动刚刚起步,全市几乎没有一个残疾人冰雪运动员。

    为选拔人才,杨光燕带领她的同事们从全市登记在册的十几万名残疾人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000多人,跑遍了全市19个县区,逐个进行实地选拔。

    2015年10月,杨光燕见到了尚义县偏远山区的郭雨洁,12岁的她怯生生地靠在母亲身边,本能的藏起先天残疾的左手,可她高挑的身形、超常的协调能力和灵敏的反应度,还是让杨光燕眼前一亮。

    2016年1月,国家队教练员朱德文来崇礼长城岭滑雪场选拔越野滑雪运动员。杨光燕带着郭雨洁和其他几名队员去参选。来到长城岭时已接近下午,朱教练被来自全省各地的备选者团团围住。孩子们没见过这么大场面,吓得直往后退。她拨开人群,挤到最前面,扯着嗓子喊:“朱教练,您快看看张家口的这几个运动员。”果然,郭雨洁被教练一眼相中。但是好不容易发现的可塑之才,却遇到了雨洁妈妈的忧虑重重。几天后,杨光燕再次来到郭雨洁家里,耐心地做孩子家长的工作,“雨洁有滑雪天赋,冬奥又在咱家门口举办,机遇千载难逢,你要相信我,相信孩子,这不仅是证明自己,也是为国争光啊!”经过苦口婆心地劝说、反复做工作,杨光燕的诚意终于打动了孩子妈妈,郭雨洁自此走上了为中国冬残奥运动奋力拼搏的高光时刻。

    在杨光燕的努力下,她发掘的15名残疾人运动员入选国家、河北省残疾人冬季项目队。筹办冬奥的7年里,她像牵挂自己的孩子一样牵挂着这些运动员的点滴成长。每当孩子们在训练和生活中遭遇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她总是不厌其烦地鼓励他们。每逢中秋和春节,她都会抽时间到孩子们家里看看,帮助解决家里的实际困难,确保他们能全身心地备战冬残奥会。一个个曾经自卑、迷茫的残疾孩子,也因冰雪运动变得阳光、自信。

    “拓荒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让广大残疾人也能和健全人一道乐享冰雪,张家口市残联积极争取承办和举办各类冰雪赛事活动40多场,组织开展6届残疾人冰雪运动季、8届残疾人冰雪运动会,累计培训残疾人健身指导员1700多人次,每年一到雪季,杨光燕就“长”在了滑雪场。

    2017年雪季,杨光燕既要组织体育赛会又要举办冰雪运动季,忙得像陀螺,她爱人又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的事都靠婆婆操持。也就是那一年,婆婆罹患甲状腺癌。她跟老人打包票:“等雪季一过,我就陪您去化疗。”可老人终究没有等到她忙完,就永远离开了人世。忠孝不能两全,杨光燕只能把对老人的亏欠和遗憾,化成工作的动力,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她所热爱的事业当中。

    筹办冬奥7年来,张家口残疾人冰雪运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突破,全市共有100多名残疾人纳入冰雪运动人才库,5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先后参加各类冬季项目比赛,累计荣获奖牌203枚,其中金牌83枚,人才输送率和奖牌贡献率居全省前列,残疾人群众性冰雪运动从“零基础”发展到五万多人次广泛参与。而这一切的背后,都饱含着杨光燕的汗水和付出、责任和担当。

    “后奥运时代,我们将继承和发扬北京冬奥精神,继续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大家一起努力向未来!”杨光燕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