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9月7日,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广内空竹文化节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举行。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恰逢中秋佳节来临,本次活动以“海峡两岸舞空竹,中秋佳节庆团圆”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2022年中国北京广内空竹文化节——西城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节暨第十三届中国广内杯空竹邀请赛、海峡两岸中秋文化游园会、“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文化交流文艺晚会”等。本届文化节于9月7日在报国寺、广宁公园及北京空竹博物馆分设三个主活动区。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今年首次有香港地区的空竹代表队以线上形式参加这项传统民俗体育盛事。而台湾地区爱好扯铃(抖空竹)运动的相关团体,已经连续8年参加广内空竹赛事。
一支支空竹从人们手中跃动翻飞,汇集为一座以空竹为媒、架设京港台情感交流桥梁。大家在切磋中加深感情和交流交往,在融合各地文化特色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凝聚海峡两岸暨香港同胞同根同源的时代力量。
9月7日上午9点,空竹邀请赛在报国寺内准时开赛。近百名参赛者准备就位,同场竞技,一决高下。共有来自浙江、江苏等12省市代表队、北京16支空竹爱好者代表队及4支空竹球代表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角逐4大项7个动作的比赛项目,展示空竹文化的魅力,促进抖空竹技艺的传承发展。
早在2006年,西城区广内街道“抖空竹”申遗项目便已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从2011年至2022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3届空竹邀请赛。
海峡两岸的各地“空竹人”以赛会友,以情相融。迄今为止,赛事已成为国内抖空竹项目的最高水平竞技比赛,也是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翘首以盼的文化盛宴,受到广泛好评。
记者了解到,本届邀请赛回归经典赛制,设置了空竹球和单双轮等项目。其中,最受关注的要数空竹球项目,空竹球比赛自2016年首次亮相后,便开始从传统技艺逐步向竞技体育方向发展和推广。而空竹套路比赛在保留传统动作的基础上,又创新提炼了新内容。空竹技法从传统的“蚂蚁上树”“嫦娥奔月”,到结合羽毛球技术所创造的“空竹球技法”;从“刚柔并用”到“电闪雷鸣”,样式多变且仍在不断发展中。
7日夜晚,“海峡两岸舞空竹 中秋佳节庆团圆”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广内空竹文化节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文化交流文艺晚会拉开帷幕,来自广内空竹文化艺术团、北京杂技团、台湾活力健康扯铃协会的表演者们以及香港、台湾同胞分别献上了相声、杂技、京剧等精彩节目。
据了解,西城区委统战部(区台办)和广内街道为了此次赛事,赛前专门给香港筲箕湾柴湾坊众会寄去空竹,并指派专业老师进行线上指点。
“居民们都非常喜欢这项运动,都在问能不能多准备一些空竹,能不能继续线上开班授课……他们都想学起来、抖起来!”坊众会理事长洪超群激动地介绍。他表示,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够率队来到西城,跟北京的空竹达人面对面切磋交流。
“‘扯铃’是台湾地区对于抖空竹的叫法。名称变了,玩法也有一些不同。但是宝贵的中华非物质文化传承,更当一起珍惜,一起发扬光大。”高雄市中华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王钟贤理事长说。台湾活力健康扯铃协会是广内街道空竹协会的老朋友,已连续多年参加广内空竹邀请赛并取得不俗的成绩。他们为晚会带来精彩的线上空竹炫技表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来自扯铃协会的台湾同胞通过线上表达“海峡两岸舞空竹,中秋佳节庆团圆”的美好祝愿。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广内空竹文化节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中秋共团圆交流活动的圆满举办,进一步促进了空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