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伟 唐天喜
凌晨四点半,湖南永州祁阳市黎家坪镇培子湾村妇联执委曾小翠带领伙伴们出发去拔秧苗;清晨五点半,村妇联执委田国英和伙伴们启程去做美食;早上六点多,女子务工队在队长廖玉莲的带领下前往镇里的草莓基地消毒、除草、下地肥……
在湖南永州祁阳市的一些乡镇,在祁阳市妇联的指导下,基层妇联组织引领妇女组建了30多支女子务工队,妇女们抱团务工,共同增收,共赴幸福生活。
一人一天最快可插一亩田
农家少有农闲月。8月初,气温渐高,正是祁阳市晚稻插秧好时节。在黎家坪镇培子湾村的水田里,女子务工队成员正顶着烈日,娴熟地插秧苗。转眼间,一块块空荡荡的水田便换上了崭新的“绿装”。放眼望去,一棵棵秧苗仿佛整齐列队的士兵,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5年,村里土地大多数流转给了种田大户,村民每年可收获200元一亩的土地流转费,很多留守妇女除了带娃无事可做。看到这种情况,曾小翠决定带领大家组队,在双季稻时节,就近为种田大户做工。“种田本领都是现成的,一起做事,还能赚点小钱来改善生活。”
如今,曾小翠带领的女子务工队有10多名队员,都是本村村民。“她们做事勤快,插秧速度差不多,一人一天最快可插一亩田。”
虽然辛苦,但一人一天能赚170元。除了在本村插秧,务工队还去其他村的果园、蚕桑合作社等提供杀虫、除草、摘果子等服务。
返乡女老板组建女子务工队
“以前村里合作社或种田大户都是喊外面的人来做,我们想组建自己村的女子务工队,既增加本村村民的收入,又让大家远离牌桌。”去年,祁阳市七里桥镇观音堂社区主任苏四军组织社区干部和社区妇联主席一起讨论后,决定邀请返乡的女老板廖玉莲来当队长。
52岁的廖玉莲原本在广东的农贸市场做生意,前两年回到村里带孙子,在城里买了两个铺面,晚上带领大家一起跳广场舞。
廖玉莲会接手这个辛苦活儿吗?
“我当然接啊,儿子在社区当干部,我应该支持他的工作;村里有些姐妹喜欢打牌,我也想带领大家干点事、赚点钱。”廖玉莲告诉记者,“五六十岁的妇女做零工很困难,一般老板请人都愿意找团队。”
廖玉莲每次接了业务,都会和队员们一起做事,拿一样的工钱。54岁的脱贫户彭美凤以前喜欢打牌,找不到人生方向,加入廖玉莲的女子务工队后,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有事做,有钱赚,哪个不干?”彭美凤笑容满面地说。
同时,社区干部和妇联工作人员积极为女子务工队做好服务工作。“社区干部轮班去陪同她们做事,有事可以帮忙及时处理,比如像现在高温天气,就会带些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去现场。”苏四军介绍,“有了女子务工队,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有效制止了稻田抛荒,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