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科学判断,体现了对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以及巩固扩大执政基础的现实逻辑。唯有如此,才能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打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 于冰 鲁大伟
2022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增强信心斗志,向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主动
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的科学判断,体现了对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深刻把握,主要表现在坚守党的初心使命、推进战略安排和满足人民期盼多维层面。
为实现百年夙愿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自觉承载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华民族先后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要继续做好的最根本的事情。
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党中央提出两步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科学谋划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也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首先要做好的最根本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我们认准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分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掌握历史主动,明确提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党中央科学规划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及不同阶段目标,提出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分配领域基础性制度安排、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等一系列实践途径。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也是我们把握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主动权首先要做好的大事。
科学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必然抉择
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一重大战略判断语言质朴但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以及巩固扩大执政基础的现实逻辑。
彰显唯物辩证法的科学逻辑。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因和外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正确把握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其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我们仍然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风险和挑战,学好用好唯物辩证法这一“望远镜”和“显微镜”,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凝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定力,坚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一心一意地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中国新时代十年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的“压舱石”。
巩固血肉联系的根本之计。古往今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坚守群众立场的现实逻辑决定的。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强调对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只有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才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关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党和国家坚持高质量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进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使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越来越雄厚,才能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做到沉着应对,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以正确的战略策略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将在波谲云诡的世界环境中谋求发展。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打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坚持“两个永远在路上”。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关键在党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论断。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党的自我革命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是中国共产党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战略性回答,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途径。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才能在思想上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
坚持推进两步走战略安排。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党的十九大作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为中国未来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绘制了更加宏伟的战略蓝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即将对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对未来5年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作出重点部署。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要以滴水穿石精神继续推进两步走战略安排,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着力补足民生保障短板,强化社会治理弱项,巩固发展安全底板,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要坚定斗争意志,面对未来更为艰巨的复兴之路,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永葆一仗接着一仗打的顽强意志。要把握斗争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要增强斗争本领,既要总结运用好党积累的伟大斗争经验,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又要在重大斗争中练胆魄、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要把握斗争策略,既要在战略上藐视风险挑战,又要在战术上高度重视防范风险、应对挑战,早作谋划。
总之,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做好我们自己事情的政治定力,心中装着人民,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就能在“敌军围困万千重”之中做到“我自岿然不动”。
(于冰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鲁大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批准号21VSZ109)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