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煎饼刻名画”,比手艺更“高”的是对生活的热望


    □ 刘天红

    近日,一则“山东大姐用煎饼复刻世界名画”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在山东蒙阴徐海霞大姐灵巧的双手中,干硬豪迈、朴实酣厚的山东大煎饼摇身变成了梵高灿若骄阳的向日葵、莫奈绮丽缤纷的牡丹、达利鲜艳空灵的玫瑰……引得网友纷纷惊呼“高手在民间”。

    作为盛行于鲁南地区的主食,山东煎饼历史悠久,以其制作简单、易储藏,且“百搭”而颇受欢迎。对于粗犷质朴的山东人来说,“煎饼可卷一切”,娇憨硕大的煎饼简单地卷上辣椒、豆瓣酱,甚至大葱便可成为饱腹的一餐。而独独这样一种“土得掉渣”、烟火气十足的食物,却登堂入室、与艺术并肩,难怪引来巨大流量。徐大姐更凭此为不能外出打工的家庭主妇们提供了一种赚钱的思路。

    一边是果蔬米面,一边是丹青溢彩;一边是烟火漫卷的日子,一边是诗意飘飞的想象。可以说,网友们“民间有高人”的感佩,除了对山东大姐手艺之高的赞叹外,还有其面对人生的高致态度:做生活的乐天派,用朴实、真挚与蓬勃的生命力点染人生画卷。

    近年来,受益于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不断有像徐大姐这样的“民间高人”走红:在贝壳上画鱼的温州女子陈雁、在厕所作画的清洁工画家王柳云、所著文章刷爆朋友圈的家政工范雨素、为东莞图书馆留言写下“余生永不忘你”的农民工吴桂春……一个个或许微小但极为闪耀的名字温暖着我们,让我们看到现实生活方寸之地外的广阔天地,激励我们不断鼓起对生活的热望,身处具体而繁杂的当下仍不忘“诗和远方”。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大时代浇灌出的多元、丰厚的文化土壤,正为越来越多的他们提供寻找诗意的空间。

    相比之下,在都市丛林中不断攀爬的年轻人每每以“躺平”“摆烂”自嘲,虽也是一种自我减压、自我调整的策略,却也显示出一种疲乏心态。这时,不妨看看这些用“煎饼花”制作的世界名画,飞扬在厕所里的图画世界,工地上腾飞的舞步,重新找回我们内心的力量,奔赴“向往的生活”。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