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富东燕 发自北京 9月20日,国家发改委就区域协调发展有关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黄微波表示,十年来,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22.2万亿元增加到49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区域发展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中西部地区包括18个省份,国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82%、53%,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具体而言,黄微波介绍,中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显著改观。截至2021年底,中西部地区铁路里程突破9万公里,2012年以来新增铁路里程占全国比重接近70%;公路里程超过350万公里,2012年以来新增公路里程占全国比重接近80%。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年来,中西部地区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超过1.37亿亩,三江源草地整体退化趋势得到遏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口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比重超过90%,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得到进一步巩固。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新经济蓬勃发展,电力跨省区外送占比达到全国70%以上,西气东输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7000亿立方米,惠及5亿人口;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多年稳定在30%以上,制造业产值达到全国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21年,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2.7万元、2.9万元,较十年前翻了一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超过57%、59%,与全国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提升。
黄微波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支撑带动,加快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紧扣关键环节,以更大力度持续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统筹协调,推动重点区域协同融合发展;加大支持力度,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推动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