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大学生活普通而忙碌,而平凡的生活中,鑫巴永远在陪伴小狮子们,知你冷暖,懂你悲欢,和大家一起思考,而那所有你原本的样子,就是我们喜欢的样子。”在为纪念祝鑫工作室成立八周年而制作的“鑫巴同学”微信公众号特刊里,华中农业大学校团委副书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为公众号的读者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鑫巴同学”是祝鑫工作室的官方公众号。祝鑫解释,公众号之所以起名叫“鑫巴同学”,是因为华中农业大学位于武汉狮子山,让人联想起著名迪士尼影片《狮子王》,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年轻人自然都是小狮子辛巴,而辛巴的“辛”又和祝鑫的“鑫”同音,所以就有了“鑫巴同学”的缘起。
上午和学生谈心,下午研讨“鑫巴同学”微信公众号选题,晚上讲授网络思政课……1985年出生的祝鑫,年龄虽不算大,但已是全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从最初和学生们书信交流到借助新媒体与学生们互动,从书信思政到网络思政,再到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平台,多年来,祝鑫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立德树人第一线,持续创新网络育人、探索个性化思政,持续探索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将“鑫巴同学”办成华农校园里颇具影响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等数十项荣誉,并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等多项高水平人才序列项目。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间属于4个人的小小宿舍。十多平方米的宿舍,不见轰轰烈烈,但却丰富多彩,这段不长的宿舍生活让人一生难忘……”2009年9月16日,祝鑫为学生写下第一封长信,用这篇《此间的我们》化解学生同寝不和的问题,从此开启了长达13年的“书信育人”探索。
2012年寒假,她为340名学生写了340封共计20万字的书信;2014年,她又联合家长、老师为学生写下600余封“情书”;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毕业季,她撰写了16封网络“公开信”,解决学生的就业困惑,开学季,她又为9名疫情重区新生和3名孤儿新生撰写了12封特别的欢迎信……13年间,祝鑫共为学生们写下了1686封逾65万字的书信,她希望通过书信,走进每一名大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一封封书信起到了精准滴灌、寓教于情的作用,推动了思政教育由“主渠道”向“日常生活”延伸渗透。
“亲爱的世界,请你告诉我的学生,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只会抱憾终生。在追问人生的意义和活着的价值的时候要相信,只要奋斗过、争取过、活过、爱过,意义和价值自会呈现。”这句话来自祝鑫在2012年发起的微博话题——“和这个世界谈谈我的学生”,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婉,劝慰大学生敢于奋斗、砥砺前行。
早在网络新媒体刚刚兴起的时候,祝鑫就意识到了网络在年轻学生中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和学生沟通交流,祝鑫第一时间开通了“鑫曰心语”博客,学生的强烈反响让她深受鼓舞。2014年7月,祝鑫又在“鑫曰心语”的基础上成立了“祝鑫工作室”,工作室依托“鑫巴同学”微信公众号,聚焦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现象,通过网络育人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e路阳光”志愿服务项目、“狮山雅集”文化育人项目、邀请18个国家的380名读者接力阅读《老人与海》等一系列形式新颖的活动不断刷新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祝鑫工作室”和“鑫巴同学”也逐渐赢得了华农师生的心,并进一步面向全国大学生传播正能量,成为全国网络思政的“领跑者”。
为了带动更多师生融入思政“大熔炉”,构建“大思政”格局,祝鑫还想方设法聚合起学校170余位专业教师的力量,构建起“千人师生融合圈”全员育人格局,力促教师党建与学生思政融合发展。2021年,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祝鑫又以其在全国思政工作者中的影响力,邀请100所高校的100名教师,牵头发起“榜样你好!”党史人物视频讲述活动,全网播放量超过500万,并入选全国建党百年原创精品。
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祝鑫换回了学生们的真心认可和“成长回报”,这些年来,她所带过的学生中有70%以上获得过各种奖励,就业率稳居全校第一,而这正是祝鑫最为珍视的。她说,自己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喜欢看到学生们的成长,更喜欢学生们叫她“鑫姐”——“与学生们在一起,自己会感觉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