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 PDF版下载

版面: 综合

立足基层 面向家庭 宁夏着力打造巾帼志愿服务品牌

朵朵“兰花”香飘塞上江南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周玉林 刘旭

    一朵“兰花”名动宁夏、朵朵“兰花”芬芳塞上江南。金秋九月,在宁夏最美好的季节,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与一群心怀美好的巾帼志愿者开启了一场场温情满满的“心灵之旅”。

    王兰花的志愿事业

    曾多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72岁大姐王兰花可谓宁夏巾帼志愿服务的领军人物。“我是一名党员,人退休了,但思想觉悟不能退休”是王兰花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的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中心时,精神矍铄的王兰花已经站在门口等候了,“每天在社区转转,在服务中心走走早就习惯了,群众有什么问题也能随时找到我,趁着现在还能跑动,能多做一点儿就多做一点儿。”

    2004年退休之前,王兰花在利通区西裕社区居委会工作了近20年。退休后,她主动成立“王兰花热心小组”志愿服务队,18年如一日,照顾社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解决百姓琐事、邻里纠纷,活成了群众心中的“活雷锋”。

    古稀之年的王兰花现在依然每天帮群众“跑腿”,她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视察金花园社区时给予志愿服务队“行胜于言”的评价。

    由于平日经常收到群众求助,接听电话成为王兰花工作和生活中的常态,“有时,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大的事情做不了,就从身边小事做起。”王兰花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社区有很多孤寡老人,因为子女在外上班,没人照顾,而专门请人花费不小,所以只要自己有空儿,她就主动去陪这些老人聊天解闷。社区有些家庭,因为孩子放学早,大人还没有下班,都可以先放在她这里帮忙照看,等到父母下班了再来接。

    王兰花一边详细介绍着志愿服务中心里“王兰花热心小组”志愿服务的历程,一边回忆着她记忆深刻的志愿往事。

    在一次走访慰问中,王兰花听说社区的张金霞下岗后外出务工,家里80多岁的老母亲和10多岁的孩子没有亲人的照顾,生活陷入困顿。从此,王兰花经常带领热心小组的成员上门义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并通过争取公益资金,帮张金霞申请低保。后来,王兰花还成功帮张金霞在社区争取到了一个公益性岗位,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着落。王兰花的热心帮助也感动了张金霞,她怀着感恩之心主动请缨,承担起了照顾社区两位孤寡老人的任务。

    记者到访时,正值中秋佳节前夕,“前天,我们社区刚刚在金花园石榴籽广场开展了‘喜迎二十大 中秋合家欢 佳节大团圆’主题活动,我们社区有汉族、回族、满族等10多个民族,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社区各族居民都会聚在一起,联欢联谊,相互贺节,共同分享。”王兰花带领志愿者们组织起丰富多彩的活动格外起劲,特别是每年9月份的民族团结月,“王兰花热心小组”志愿服务队联合社区,组织开展“社区邻居节”等系列活动,各族群众纷纷走出家门,邻里欢聚一堂,切磋厨艺,盘盘佳肴、声声祝福,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街坊邻居的感情更深了,社区氛围更和谐美好了。

    王兰花把解决社区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志愿服务作为毕生事业。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中心橱窗内珍藏的10多本王兰花写下的“民情日记”默默诉说着王兰花和她的志愿服务队以接待群众热心、调查了解细心、教育疏导诚心、调解纠纷耐心、处理问题公心的“五心”服务理念帮助关爱社区群众的点点滴滴。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君兰介绍,近年来,宁夏妇联以遍布城乡的“妇女之家”为阵地,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妇女和家庭与提升妇女文明素养有机结合,将志愿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坚持“立足基层、面向家庭、细致入微、化解矛盾”的巾帼志愿服务原则,着力打造了“兰花芬芳巾帼红”巾帼志愿服务品牌,以“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为领头人的55万名巾帼志愿者奔走在社区、农村一线,心系千家万户的事,梳理千头万绪的事,破解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巾帼志愿之花芳香四溢、开满宁夏。

    志愿接力点亮“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带领孩子们编排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情景剧”“我自创舞蹈《我爱荷包蛋》,还为孩子们DIY演出服装”“我带着孩子们学习、打球、跳绳”……“夜空中最亮的星”帮帮学家教课堂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争先恐后地介绍,在这个刚刚过去的暑假中,他们利用20天假期,参加了第9期帮帮学活动,为单亲、贫困、留守家庭的孩子们提供志愿服务。

    灵武市妇联副主席刘婵娟介绍,2015年开始,市妇联策划实施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康乃馨行动学生帮帮学家教主题课堂活动,成立“夜空中最亮的星”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本土大学生志愿者,针对单亲、孤残家庭等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开展“夜空中最亮的星”帮帮学家教课堂互动,“家教课堂按照‘妇联+课堂+社区+家庭+助学学生’五位一体多面连通模式,每期招募20余名返乡大学生为志愿者,为贫困家庭孩子在寒暑假进行课业辅导及开展各类活动,每期志愿服务时间为20天,目前已开展9期帮帮学家教课堂,惠及学生1000余人,实现了‘助中小学生学习成长、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双助学目的。”

    已经担任了3年“夜空中最亮的星”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的马素琴,志愿服务时间最长,感受也最为深刻。“我们的家教课堂不仅仅限于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刚开始,通过服务社区给我们报送的学生名单,要一一入户摸底排查学生的家庭、学习、心理状况。同时,我们对报名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了解大家的特长,以便能更好地对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说到刚刚结束的这期活动,马素琴意犹未尽,“这期互动,我们一共招募了18名大学生志愿者,招收学生120余名,在兴业路社区、西平路社区、东盛街社区和朔方路社区开设了4个教学点,从刚来时的自卑敏感,到结束时自信大方的表演,孩子们的变化令人惊艳,让我们有满满成就感。”

    8年来,“夜空中最亮的星”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已经有13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了帮帮学课堂,课堂的教学点也从城市社区延伸到移民村镇,让建档立卡户的孩子们可以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关怀和帮助,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和帮助,单亲、孤残家庭的孩子们逐渐拥有了健康、阳光的心态,变得勇于面对生活的困难,成为璀璨夜空中最明亮的耀眼星辰。

    “水花”巾帼志愿宣讲队演绎现实版“山海情”

    “大家好,我来自电视剧《山海情》中的闽宁镇,是巧媳妇直播间的主播,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款我们这里的特产黄花菜……”3分钟的直播,29岁的海燕的直播讲解质朴流利,着实让人佩服,这是记者在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巧媳妇直播间里亲眼见到的一幕。

    要知道,2012年,海燕从西海固移民到这里时,只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在家待了3年多,“那时,我文化低、没技术,多亏了扶贫车间不嫌弃我,让我走出家门,走入社会,还学会了电商直播。”更让海燕得意的变化是,她从一个被帮扶的对象,成了自信满满,能下乡宣讲,给别人带来正能量的人。

    “以前看到镜头就想躲开,现在我也成了镜头前的主播,有了固定收入,说话也硬气了。”作为“水花”巾帼志愿宣讲队队员之一的马云素,回想起去年6月第一次走进直播间,面对近500名粉丝,介绍宁夏枸杞、黄花菜等特色产品的场景,感慨不已。

    如今,马云素把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包装货品转移到直播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直播不仅让像马云素这样的妇女提高了家庭地位,还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无人照料的问题。

    在“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负责人徐美佳的带领下,这个女性占90%、建档立卡户占90%、少数民族占90%、留守妇女占90%的扶贫车间,从零起步,到如今这里每个人都能接单、备货、打包、贴单、发货、直播,独当一面,“她们都是现实版的‘水花姐’,她们努力的样子,为姐妹们作出了示范,村里20名‘巧媳妇’组成的‘闽宁镇巧媳妇直播团’也是巾帼志愿宣讲团,她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闽宁的变化、车间的变化、媳妇的变化。”徐美佳为身边的变化连连点赞。

    车间工作、直播之余,“水花”巾帼志愿宣讲队也主动承担起了闽宁镇镇史馆的志愿讲解工作,“我们珍惜每一次介绍镇史的机会,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发展史,了解我们移民妇女的美好生活,激励更多的移民妇女跟我们一起创造闽宁更美好的明天。”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