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闻 PDF版下载

版面: 家闻

四川省凉山州向陈规陋习“开战”,让高额彩礼回归“礼”的本意

“整治高价彩礼,解放的是我们彝族妇女”


    凉山彝族火把文化主题蜜月之旅集体婚礼瞬间王晓燕/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彝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们的婚丧嫁娶习俗是祖辈留下来的。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我们的‘彩礼’一定要越高越好吗?我们守护习俗的初心还在吗?”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移风易俗宣讲会上,州妇联巾帼宣讲队成员姜茜,向现场百名群众发出提问,大家陷入沉思。

    “我想说,凉山彝族妇女从来都不是高价彩礼的受益者,整治高价彩礼,解放的是我们彝族妇女,我们坚决抵制高价彩礼之风。”在昭觉县,特布洛乡党委书记苏甲么子各的一番话,更是说到了宣讲会上每一位彝族妇女的心里。

    近几年,凉山个别地方出现的“高额彩礼”等陋习,不少群众深受其苦,大家希望“政府出手来整治这种攀比之风”“净化社风民风”……

    随着今年5月1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凉山州上下一呼百应,大大小小的动员会、宣讲会,每天都在各县、乡、村开展。

    近日,凉山州多个部门又先后联合印发了《在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中开展高价彩礼问题治理深化移风易俗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凉山州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导则》(下称《导则》),并提出了“以一年见成效、两年固基础、三年成常态为目标”,昭示着要全面向陈规陋习“开战”、革旧立新的决心。

    民心所向

    住在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的吉拉说木听了宣讲会后,迫不及待地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仔细询问有关彩礼的新规。当了解到新出台的《条例》规定要抵制高额彩礼、奢侈婚礼,《导则》中则明确提出了“凉山州婚嫁彩礼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的规定后,吉拉说木直呼“太好了”,说:“我要尽快告诉侄子”。吉拉说木的侄子今年9月结婚时的婚礼彩礼就是按此规定执行的。

    对于近年来,凉山个别地方出现的“高额彩礼”现象,当地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我家三个兄弟彩礼钱要超过百万,父母担心我们娶不到老婆,让我们退学早点出去工作,希望领导能够整治。”今年2月,越西县一位学生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给州长写信说,并表达“我们老百姓都希望政府出手来整治这种攀比之风”。

    对此,越西县委宣传部回复称,该学生反映的高价彩礼问题,经调查,在部分乡镇的确存在。越西县高度重视,并出台了《越西县关于进一步遏制婚丧事宜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加以整治,规定婚嫁彩礼总数要与农民纯收入相适宜,禁止铺张浪费,有序倡导逐年下降、零彩礼。

    今年4月,布拖县移风易俗工作专班小组经过两个多月的广泛调研,访问7573人、收集2.3万份问卷调查表后统计出这样一个数据:百姓仅结婚彩礼一项支出,就是年收入的几十倍。

    调查了解到,高额彩礼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极大负担——有的家庭男青年到了适婚年龄却“娶不起媳妇”;有的家庭“娶了媳妇就返贫”,甚至欠下巨额债务;有的家庭为娶儿媳,必须先嫁女儿,既物化了婚姻,也掏空了家底。

    据悉,在《条例》出台前,凉山州人大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委员会,也组成了调研团队深入到凉山17县(市)调研,当时有群众反映,在农村娶个媳妇要给20万元彩礼,对家庭来说是不小的经济负担。调研组共收到341条意见和建议,其中采纳156条。

    5月1日正式施行的《条例》,是凉山州广大干部群众的民心所向和热切期盼。“以前,靠我男朋友打工的收入,没办法凑得起彩礼钱。《条例》对彩礼有了规定,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了!”在江苏打工的美姑县女孩阿洛说。

    立法推进

    近日,越西县梅花镇署加村党员加潘阿木带头抵制高价彩礼。

    加潘阿木的独女嫁到外村,男方送到加潘阿木家15万元彩礼。在女儿结婚当日,加潘阿木当场返还彩礼8万元给男方,实际只收了7万元。

    《条例》出台后不到两个月内,凉山州民政局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导则》,对治理高价彩礼工作进行了细化。州纪委机关、州委组织部、州监委印发了《方案》,对全州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提出“四严禁四不准”规定,即严禁以任何形式索要高价彩礼、干涉婚姻自由、借机谋财敛财、违规占用公共资源,不准利用悔婚离婚索要高价赔偿、大操大办婚丧事宜、巧立名目滥办宴席、利用网络炫耀作秀。

    《导则》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党员、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村组干部及财政供养人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要带头严格执行规定的彩礼标准上限,凉山州婚嫁彩礼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

    《方案》要求,全州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必须严格按《导则》等规定要求,带头执行婚嫁彩礼和礼金限高标准。

    一《条例》、一《导则》、一《方案》,在立法和各项规范推动下,公职人员带头掀起了移风易俗热潮。

    “移风易俗好,我们都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就更要带头自觉践行。”“作为一名党员,我将严格遵守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有关规定”……6月中旬,州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专班成员单位领导、党员干部共400余人,在写有“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带头移风易俗承诺书”的展布上签名承诺;截至6月底前,西昌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共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25000余份;布拖县上下共签订了2万余份治理高价彩礼、丧事大操大办、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承诺书,自愿解除“娃娃亲”399对……

    同时,弘扬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社会新风的做法也在凉山州各地涌现。

    近日,越西县便开展了“不要彩礼要幸福”集体颁发结婚证活动,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10对新人颁发结婚证书,10对新人进行了集体宣誓,并宣读了《抵制高价彩礼 树婚俗新风倡议书》。

    活动中,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为新人们宣讲了新婚知识,分享了尊老爱幼、夫妻和睦、科学教子、勤俭节约的家庭理念,让新人们感悟到好家风的精神力量、好家教的重要意义以及最美家庭的风采。

    引导践行

    开展集体宣讲、入户宣传、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宣传视频、张贴宣传海报以及倡导签署《移风易俗承诺书》……

    近日,凉山州宁南县文明新风工作队,进村入户多渠道向群众讲解高价彩礼带来的危害,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抵制陈规陋习,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截至6月30日,宁南县各镇妇联已开展9场次类似宣传活动。抵制高价彩礼,妇联及妇女群众一直发挥着“践行和推动”的重要作用。

    早在2019年,四川省在凉山州开展了为期两年的“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建起“妇女互助队”“卫生健康宣传队”“达体舞队”(下称三支队伍)等1万余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带动58万个家庭、100余万名妇女,参与移风易俗。

    去年10月,全国妇联、四川省在凉山州又接续启动了“树新风促振兴”暨妇女儿童关爱提升三年行动。行动相关会议强调,要在继续建好、用好三支队伍的同时,组建并发挥“文明新风工作队”“科学家教服务队”“健康卫生服务队”“新风超市”等作用。行动实施方案中则明确提出要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倡扬孝老爱亲、夫妻和睦、勤劳节俭等美德,反对制止大操大办、高额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

    今年4月,四川省妇联部署开展妇女儿童关爱十项实事,“坚决抵制高价彩礼”成为十项实事之一,提出了将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纳入各级寻找“最美家庭”、评选“五好家庭”和凉山州“洁美家庭”评选负面清单,建设25个移风易俗示范村,动员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主席担任“义务红娘”等具体举措。

    在凉山州开展的各个移风易俗宣讲会上,巾帼志愿者们是重要的宣讲人,她们讲述自身和周边妇女的经历,倡导“广大妇女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引领者、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传统礼节中的纳征之礼寄托着吉祥喜庆的寓意,不应沦为人人诟病的天价交易。”凉山州普格县当地一位记者,在采访移风易俗相关工作后,感慨地说:普格县作为彝族聚居县,彩礼在今年五月以前一直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人把婚姻变成了“攀比斗富”的竞技场。目前,随着《条例》的实施,全县让彩礼回归了“礼”的本意,让婚姻回归了本质。“高价彩礼,正式和我们说再见了!”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