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2014年6月10日,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教师秦开美遭遇了她人生中最漫长的四十分钟。当天上午,手持自制炸药的歹徒突然闯入教室,将她和全班52名学生劫为人质。面对危险,秦开美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一面安抚学生的情绪,一面与歹徒交涉,要求对方放过孩子们,自己留下来当人质。在秦开美的反复争取下,全班52名学生得以安全撤离,而她则继续与歹徒周旋,直到被一位挺身而出,自愿充当人质的镇干部换出教室。
这件事情后,舍身救学生的秦开美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先后被评为“潜江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并当选了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湖北省人大代表。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秦开美选择回到自己钟爱的三尺讲台,继续尽心竭力地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而奋斗。
让教育理念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
1988年,秦开美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浩口镇柳洲村小学聘为民办教师。6年后,柳洲村小学停办,浩口镇第三小学校长主动上门聘请她到浩口三小任教。在学校里,秦开美一直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居于全镇前茅,每年都会捧回一叠获奖证书。
当年的乡村教师工资很低,月工资只有1000余元,家里靠丈夫在外面打工维持生计,可秦开美一直没有放弃。有一回,丈夫患病,秦开美决定辞职回家照料,可丈夫痊愈后,她还是回到了讲台。
“不教书,做什么都难受。”秦开美说,工作虽然平凡,生活虽然清贫,但是赠人玫瑰后手中的那份余香却让她满足。即使后来成长为浩口三小校长后,哪怕事务再繁忙,秦开美仍然亲力亲为地带着高年级的语文课和品德课,加上早自习、托管课,每周下来都要上满17节课,所带学科成绩在学校和学区均名列前茅。
在同事们的眼中,秦开美对学生总是充满爱心和耐心,只要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她都不遗余力地伸出援手。她会利用闲暇给孩子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虽然收入微薄,她却经常自掏腰包帮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家访中,秦开美了解到学生小建因父亲去世母亲判刑,不得不寄住在亲戚家,便把自己获得的8000元奖金拿出来资助小建上学。
2019年,秦开美开始担任浩口三小的校长,她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了,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学校的工作上。
浩口三小的主教学楼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崇德楼”。每一层楼都悬挂着“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等字样的文化牌。每到周三下午,校园里更是歌声悠扬、锣鼓喧天,学生们跟着老师唱非遗、舞非遗,欢快的声音传遍校园。
“让教育理念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培根铸魂,这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出路所在。”看着孩子们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阳光自信,朝气蓬勃的样子,秦开美分外自豪。
秦开美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浩口三小一直把德育教育放首位,努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则是秦开美多方调查后大力推行的办学特色。
我们的责任就是把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
浩口三小坐落在一条小巷中,簇新的柏油路直通校门口。校园内绿树环绕,宽敞的操场,修整一新的教学楼,无不体现着当地乡村教育这些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而秦开美则是这一切变化的见证者。
走上浩口三小的领导岗位后不久,面对教学楼破旧漏雨、教学设施落后、教师人才流失等诸多困扰学校发展的问题,秦开美开始思考如何办好乡村教育。
2018年1月,时任浩口三小副校长的秦开美当选为湖北省人大代表。在走访调研中,秦开美发现,浩口三小的现状绝不是个例,乡村学校大多存在办学力量不足、设施老化等现象,尤其是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乡村教师待遇不高等问题导致师资力量薄弱,制约了乡村学校的发展。
“教育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沉甸甸的调研报告让秦开美难以平静。在自己的建议中,她提出:把振兴乡村教育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加大乡村教育预算资金支持和农村义务教育建设投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乡村学校的建设投入,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建立关爱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
秦开美的建议得到了湖北省和潜江市的高度重视,在她的奔走推动下,浩口三小的校园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楼和运动场都修建一新。更令她欣慰的是,潜江市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和市级统筹资金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同时建立完善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制度,持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乡村教师的待遇也大为提高,基础绩效工资和奖励性津贴均高出城区学校教师。
2019年,在秦开美的推动下,浩口镇办起了第一所普惠性幼儿园——浩口三小公办附属幼儿园,更多的农村孩子得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学前教育。而到了2022年暑假,浩口三小已经发展为浩口三小教育集团,包括两所小学、两所附属幼儿园。秦开美出任集团总校长。
“我们教育集团的三柴校区过去是镇上的另一所乡村小学,硬件设施,教育质量都十分有限,生源流失得非常厉害,为此,我们派了很多老师过去,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就是希望能够提升那边的教育质量。”秦开美表示,自己作为从事基础教育多年的乡村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更多的乡村学校能够振兴起来,无论是校园校貌,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教育质量,都能跟上城里学校的步伐。
从普通教师到小学校长,在扎根乡村教育的34年时间里,秦开美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师者的责任。
“我将尽我所能耕耘乡村教育,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岁月更迭,秦开美对乡村教育的执着依然如故。“我们的责任就是尽最大努力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让老百姓能够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