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

全球人口达80亿

如何理解和挖掘新形势下的人口新机遇?

专家:人口规模巨大仍是我国基本国情 人口政策应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紧密结合


    针对如何优化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专家从性别视角出发,提出了三点建议:

    ● 要让生育支持政策真正落地,激活育龄人口的生育热情。国家和社会对生育率的关注应移至生育时间之前,真正了解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与需求,对年轻人的婚姻给予更多的政策关注。

    ● 要重视家庭建设,强化家庭的发展能力。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中,家庭的发展能力不仅与生育意愿密不可分,也关乎家庭养老功能的更好发挥。未来应用更科学更全面的公共政策推动建设家庭友好型社会。

    ● 人口发展要更加关注关爱老年女性、残疾女性、流动女性等特殊女性群体,使她们拥有与其他群体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范语晨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全球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这个数字传递出哪些信号?如何在全球背景下理解我国的人口形势、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第一时间对话人口学专家。

    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中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排位将发生变化

    “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全世界的人口还在继续增长中。”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

    根据此前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统计,全球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达到了70亿。世界人口从70亿增长到今天的80亿,用了11年零半个月。“虽然全球人口增长的速度较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所放缓,但由于人口基数增大,即便是低速度的增长,也能够换来高的数量增长。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这个增长的趋势会持续到本世纪80年代,届时全球人口将达到约104亿的峰值。”原新说。

    此外,原新表示,2023年对于中国和印度两个超级人口大国而言,将是一个关键年份:“根据联合国报告,印度预计最早将于2023年成为第一人口大国,而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转为人口负增长。”

    在分析人口数量增长趋势的同时,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文振指出,全球人口增长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布不均。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超过一半将集中在刚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坦桑尼亚8个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持续的人口增长可能阻碍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人口已出现负增长,生育意愿逐年走低,背后的原因将是需要持续探讨的人口课题。”叶文振说。

    叶文振强调,应进一步观察分析人口规模背后的人口结构,特别是性别结构的问题:“人口性别结构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女性在人口增长中是否得到了平等对待、获得了平等发展。”

    中国仍处于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中 人口老龄化是未来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

    在我国生育意愿降低、人口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部分舆论称“中国人口少了”。原新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符合我国人口的客观状况。

    “即便是人口增速放缓,甚至是转入负增长,我国在未来一定的时间段里,仍会处于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中。”原新说,“根据联合国的测算,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我国的总人口还在14亿人以上;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时,我国的总人口还将在13亿以上。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非常准确的判断。人口规模巨大,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基本国情。”

    原新指出,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现状下,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据估计,到205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会从现在2.64亿基础之上翻一番,达到5.2亿,相应的老龄化水平也将在目前18.7%的基础上翻一番,步入全球老龄化水平最高的国家行列。”

    唱衰中国人口发展不可取 应看到新形势下的人口新机遇

    我国将不再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且老龄化程度将继续上升,这使不少人得出“中国的人口红利结束了”的判断。对此,原新指出,年轻人数量不等于人口红利,唱衰中国人口发展的声音并不可取。

    “未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预计从8.9亿逐渐减少到6.5亿。即便如此,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依然比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总和还要多。因此我国的人口劳动力资源供给数量依然是比较庞大的。”原新说。

    同时,原新指出,应看到新的人口形势下,我们能够抓住的人口新机遇。“一方面,未来30年是我国的低龄老龄化阶段。60~69岁的老年人口数量会从现在的1.5亿增长到2亿左右。人口寿命的延长与人口素质的跃升,都为我们未来30年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原新强调,人口机会是否能转化为人口红利,依托的不只是单纯的劳动力数量,而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伴随着我们从经济高速增长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从过去对数量型劳动力的需求转向了对质量型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我们过去依靠高的劳动参与率创造财富,未来一定要靠高的劳动生产率来创造财富。”

    人口发展离不开女性发展 人口政策应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紧密结合

    面向未来,在发掘人力资源新机遇的同时,如何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受访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原新指出,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都是符合人口发展规律的正确举措。针对目前各地生育支持措施存在的科学性、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他建议:“未来针对生育意愿的提振政策,应解放思想,跳出过去降低生育率的固化思维,真正了解育龄人口的需求,制定公平中立的经济社会家庭支持措施。”

    叶文振指出:“人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女性的全面发展。提升生育率,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将人口政策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紧密结合起来,在人口发展中充分体现男女平等。”

    针对如何优化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叶文振从性别视角出发,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要让生育支持政策真正落地,激活育龄人口的生育热情。国家和社会对生育率的关注应移至生育时间之前,真正了解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与需求,对年轻人的婚姻给予更多的政策关注。

    第二,要重视家庭建设,强化家庭的发展能力。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中,家庭的发展能力不仅与生育意愿密不可分,也关乎家庭养老功能的更好发挥。未来应用更科学更全面的公共政策推动建设家庭友好型社会。

    第三,人口发展要更加关注关爱老年女性、残疾女性、流动女性等特殊女性群体,使她们拥有与其他群体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