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强化学前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等一系列重要要求,对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家庭领域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加强家庭领域建设系列专家谈”栏目,请各方专家学者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实现新时代家庭高质量发展,推动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 张华萃 叶文振
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到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第一次写进党代会报告,更加突出体现了党对家庭建设和家庭幸福的高度重视。进一步理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时代价值、系统把握党的二十大对家庭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铺设的新路径,对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深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意义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三大意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的理论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在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重要论述指导下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新实践,一定会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二是把每个家业融入国家大业,实现家国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意义。在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在家国同构、家国共好的中华优秀传统家庭文化中,千家万户的事就是国家大事,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就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家庭这个社会组织的应有作用。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妥善解决家庭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的现实意义。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应用于家庭建设新实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提出和实施符合中国实际、有效解决家庭新问题的方案,赋予了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时代新意义。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要求
把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总体框架中,准确把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主攻方向、关键领域和工作要求,大约有以下方面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和聚力推动。
首先,要突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立德守正的初始功能。即通过在家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家教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其次,要强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共同责任。每个家庭都应自觉地接受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有义务坚持和宣传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助力已经延伸到千家万户的良好网络生态的构建和维护;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新时代的家庭观,“带领家庭成员共同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要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突出文化的先导作用,注入更多先进文化的正能量和好资源,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文化结构提升和精神需求扩展,带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更饱满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强化每个家庭传播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把家庭作为重要平台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再次,通过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解决与家庭相关的人口和社会问题。如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引入家庭领域,贯穿到家庭关系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对接男女越来越平等、协调和合作发展的外部性别环境;优化家庭生育计划,支持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结合国家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协同社会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推高整个家庭的结婚和生育热情,挖掘和壮大家庭养老的禀赋和能力,与国家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为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障做出家庭贡献;发挥家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立德树人的初始作用,有效连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引入家庭,全员和全生命周期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以健康家庭建设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
最后,还要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全面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都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密切相关,也给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挥作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路径
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者认为,确立和遵循符合中国家庭实际的建设路径,以下几个方面不可忽视:
第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指导。一是深化对《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的系统学习,把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成为最重要的基本遵循;二是坚持党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领导,将其纳入党的中心任务中去,按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议程和统一部署推进家庭建设的具体实践。
第二,坚持系统观念,从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观点着眼,从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出发,准确定位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整个党的二十大报告战略布局中的位置和功用,正确理解它和报告中其他部分内容的内在关系和共建机制,一方面深化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做好家庭建设工作的责任和热情,另一方面有效借助和其他战略工作的互动机制,提高家庭建设的工作效率和实践收获,为对党的中心任务和事业发展担当更多家庭责任、做出更大家庭贡献。
第三,强化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改革发展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等等,实际上都会在家庭层面反映出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其实就是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及时应对家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所以,有必要联合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研究职能的力量,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对我国家庭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一次全国性的抽样调查和深入访谈,以便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确定重要的着力点和精准的施策方案。
(作者张华萃系山东女子学院讲师,叶文振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女子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