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峥
白米饭是“垃圾食物之王”?孕妇拍胸片会致使宝宝畸形?“婴儿水”真那么“香”?密胺碗是“夺命碗”?打一针疫苗就可不得癌症?洗海鲜是否易感染致命“食肉菌”……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委网信办等指导发布的2022年9月、10月的“科学”流言榜,将近期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伪科学”传言“一网打尽”,并由相关专家进行了集中辟谣和真相解读。
“科学”流言1.白米饭是“垃圾食物之王”
真相: 有人认为精加工后的白米饭只剩下糖和淀粉,食用易引发多种疾病,是“垃圾食品”。其实,米饭作为主食之一,其主要成分淀粉会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是最主要供能物质,也是保证大脑运转的唯一能量来源。因此,白米饭并不是垃圾食品,如果长时间不吃主食,轻者会造成代谢紊乱,严重会影响大脑功能。
在饮食搭配上,每人每天淀粉类食物摄入总量应控制在300至500克,一日三餐不必只吃米饭,可以用薯类、玉米等代替部分米饭的摄入量;尽量多吃糙米,不要只吃白米饭,烹饪时尽量用蒸、煮等方式。
“科学”流言2.大豆含激素吃多易致癌
真相: 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的“雌激素”是大豆异黄酮,它属于植物雌激素,不同于人体内的雌激素。过量摄入外源性雌激素确实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风险,但大豆异黄酮易于分解,不会在体内蓄积,没有外源性雌激素的毒副作用,还能与不同组织器官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雌激素或拮抗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遇低而补、遇高而抗”,帮助人体维持体内雌激素的平衡。
常吃含大豆异黄酮的食物,不仅不会致癌、性早熟,反而能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发病风险,预防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
“科学”流言3.孕妇吃螃蟹易导致流产
真相: 孕期准妈妈不能吃螃蟹、冰激淋、喝咖啡,会导致流产、难产或胎儿畸形,这些“江湖传言”都有些夸大其词。确定对海鲜不过敏的孕妇,在螃蟹完全煮熟后是可以吃的。螃蟹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DHA及微量元素,被美国FDA推荐为仅次于鱼类的妊娠期最佳食材之一。如果孕前从未吃过螃蟹,那怀孕期间就不要首次尝试,避免一旦过敏会引起流产、早产。
怀孕期间偶尔吃个冰激淋解馋或喝1杯咖啡也是允许的。但首先要注意适量,其次要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冰激淋,避免反复冻融。如果冰激淋细菌超标,会引起严重腹泻导致流产。孕妇每天摄入咖啡因总量不超过200mg(一杯中杯美式咖啡因含量是150mg),就不会引起不良后果。
“科学”流言4.喝“婴儿水”有助宝宝生长发育
真相: 商家宣传“婴儿水”是根据婴儿生长发育阶段需求设计,在矿物质元素及含量、无菌程度上精益求精的专用水,有助于宝宝生长发育。其实,我国并未对婴儿用水制定统一标准,“婴儿水”的生产标准与普通饮用水一致,婴儿完全没必要喝特制的“婴儿水”。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报告显示,普通饮用水宝宝也能喝,“婴儿水”与普通水(饮用水)没有本质区别,所谓的特殊矿物质等含量两者也没有显著区别。同时,婴儿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排泄水的速度比成人快,年龄越小水的出入量越多。
“科学”流言5.代糖可以敞开吃
真相: 近年来,代糖及0糖食品被减肥族和众多糖友视为“救星”,但敞开吃“代糖”食物真的不会影响血糖吗?其实,偶尔尝试代糖食品或饮料是安全的,但代糖并不等于无糖,不能毫无节制地敞开食用。
代糖包括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是果汁、花蜜等经过加工提炼而成;人工甜味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糖精、阿斯巴甜、木糖醇等。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习惯性食用一些品种的代糖可能导致葡萄糖耐量的异常,引发或加重糖尿病。因为食用代糖后,人体血糖水平不升高,使大脑做出促进进食的反应,或者人们对甜味感觉会变得迟钝,进而摄入更多更甜食物,最终导致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疾病。此外,有些代糖可能影响肠道菌群,促进葡萄糖不耐受。所以,不含糖但加了甜味剂的食物也要少吃为好,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不要被“代糖”“无糖”“低卡”等概念所迷惑。
“科学”流言6.网红“进口盐”更健康
真相: 有些人认为网红“进口盐”天然无污染,又含有特殊矿物质,好看好吃也更健康。专家表示,高价进口盐和普通食盐营养价值上不会有多大区别,二者本质都是氯化钠。
我国食用盐主要有三类:海盐、湖盐、矿盐,主要有钠、碘、钾三种成分。这些盐在营养成分和价值上没什么大差别,在《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修订后,食盐不再允许添加除碘以外的营养强化剂,所以购买食盐时只看钠、碘这两项就足够了,通过吃盐来摄入钙、铁等矿物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而且,除了加入的强化剂,各类盐里的微量元素可忽略不计,加上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很低,想从特殊盐中获取人体所需矿物质,既不具有性价比也不现实。
“科学”流言7.柿饼上的白霜是防腐剂
真相: 秋季又是吃柿饼的好时节,有些人认为柿饼上的白霜是防腐剂,在食用前需将其洗掉。其实,柿饼上的白霜是柿饼制作过程中天然形成的糖霜,安全无害。
收获的柿子削皮后进行晾晒,晾晒过程中柿子内部的水混着糖渗到了果实表面,当水分蒸发后,糖结晶积累在表面就形成了白霜。这层白霜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葡萄糖属于甜度较低的果糖,吃起来并不是非常甜。白霜的多少,取决于柿子的含糖量、晾晒的温度和湿度,以及不同的制作工艺,这层白霜还可能因为温度升高而融化,变得越来越少。
“科学”流言8.牙膏也会产生“耐药性”
真相: 许多人认为,长时间用同一款牙膏会产生耐药性,需要勤换不同品种牙膏。其实,牙膏不存在“耐药性”。
牙膏主要分为普通型牙膏和功效型牙膏两种。普通型牙膏主要功能是清洁,其成分包括摩擦剂、洁净剂和润湿剂等,由于不含药物,不存在耐药性问题。功效型牙膏是在普通牙膏的基础上加入一定功效性成分,如具有防龋、增白、抑菌和消炎等作用的药物或化学制剂。但长期使用同一种功效型牙膏可能导致一些口腔问题,如长期使用添加过氧化物辅助美白成分的牙膏容易造成牙釉质损伤,使牙本质小管暴露,导致牙齿敏感等。所以,使用功效型牙膏可通过定期更换,避免过量摄入添加成分而引发口腔问题,但这和“耐药性”无关。
“科学”流言9.密胺餐具是“夺命碗”
真相: 密胺餐具也叫仿瓷餐具,因其轻便、防摔在很多有宝宝的家庭备受青睐。密胺餐具的主要原材料是高纯度的密胺树脂,又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因此,有家长担心三聚氰胺和甲醛会从餐具中渗入食物和饮料影响健康,更有人认为这是“夺命碗”“毒餐盘”。
目前,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原材料生产密胺餐具是一种较成熟工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质量合格的密胺树脂餐具在正常使用时几乎不会产生有毒、游离状态的三聚氰胺及甲醛单体,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从监管部门抽检结果看,目前市场上引发担忧和质疑的“夺命碗”都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不合格产品。但需注意,密胺餐具不能放入微波炉、烤箱或使用高温消毒,也不建议盛装腐蚀性液体,避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科学”流言10.用塑料瓶装调料环保又卫生
真相: 生活中,有些人觉得塑料瓶白白扔掉太可惜,放在厨房用来装油等调料,既轻便又环保。其实不然,不当使用塑料制品可能会影响健康。
装矿泉水、果汁、碳酸饮料的塑料瓶,通常底部都标有“1”。1号塑料,也就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种材质耐热性差,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70℃,一旦加热或装开水就容易变形,还会溶出有害物质。研究表明,在同一温度下用PET塑料瓶装油,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量比装水多了近20倍。因此,喝完的饮料瓶不要重复利用,生活中也应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推荐使用布袋、纸袋、瓷器或玻璃制品。
“科学”流言11.防晒衣是“智商税”
真相: 人们日常穿着的普通服装面料都有一定的防紫外线功能,还需要专门的防晒衣吗?面料的防紫外线效果与纤维材料、织造结构紧密度、织物厚重度、颜色深浅等要素有重要关系。例如,天然纤维中的棉和丝防紫外线效果一般,毛稍好,亚麻最好;化学纤维中涤纶(又称聚酯纤维)的效果最好。面料的织造结构紧密度越高、越厚重、透孔率越低,防紫外线效果就越好。
但是,日常服装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有限,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就需要有较高紫外线防护功能的防晒衣,它们通过提高对紫外线的反射、散射或吸收能力,减少透过面料到达皮肤表面的紫外线。国标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防紫外线纺织品必须达到UPF(紫外线防护系数)>40,UVA透过率<5%,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所以符合标准的合格防晒衣并不是“智商税”。
“科学”流言12.太阳镜颜色和功能无关
真相: 各种颜色的太阳镜片都只是时尚点缀吗?不然,太阳镜的颜色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茶色镜片能滤除大量蓝光,提供眩光防护,使物体颜色的失真最小,可改善视觉的对比度和清晰度,适合在空气污染严重或多雾情况下佩戴。同时,茶色系镜片可挡住平滑光亮表面的反射光线,让人们戴着太阳镜仍可看清细微部分,是驾驶员的理想选择。
灰色镜片对太阳光中各色的过滤量几乎相等,可完全吸收红外线和98%的紫外线,不会使景物原来颜色因镜片而改变,且可有效降低光线强度。绿色系镜片也可有效吸收红外线和99%的紫外线,但也阻挡了光线中的青、红色,导致景物颜色在经过绿色镜片后会发生改变,其阻隔光线效果要略低于灰色镜片。
红色镜片可过滤95%的紫外线和一些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建议在天气多变条件下使用。黄色镜片可吸收100%的紫外线和大部分蓝光,能让红外线和83%的可见光穿透镜片,可使自然界景物更清楚,常用来当作“滤光镜”,适用于清晨、黄昏或是雨天光线环境。镭射镜片则适用于海滩、雪地或船上等阳光、反光特别强烈的环境。
“科学”流言13.孕妇拍胸片易致宝宝畸形
真相: 准妈妈难免会担心电脑、手机、WiFi、地铁安检仪等的辐射会导致宝宝畸形,对拍摄胸部X线更是避之不及。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辐射分两种,一种是非电离辐射,如电脑、手机、电视、微波炉、WiFi、收音机、烤箱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暴露于正常环境中的非电离辐射磁场中,不会增加流产、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发育迟缓、死胎等出生缺陷风险,所以非电离辐射是安全的。
另一种辐射是电离辐射,孕妈妈最常接触到的就是诊断性影像学检查,比如X线、CT等。造成胎儿不良结局的风险大小,取决于胎儿的暴露孕周和暴露剂量。通常来说,辐射剂量低于50mGy(毫戈瑞)时,不会造成胎儿不良影响;只有大剂量的暴露,即大于1000mGy(毫戈瑞)时才会导致胚胎死亡,大于610mGy(毫戈瑞)的辐射剂量可能造成出生后智力障碍。一般来说,诊断性影像学检查的辐射量远远低于安全剂量,胸部X射线和胸部CT的胎儿辐射暴露剂量分别为0.0005-0.001mGy(毫戈瑞),所以孕期的诊断性影像学检查很安全。
“科学”流言14.打一针“癌症疫苗”就可不得癌症
真相: 近日一家德国生物技术公司创始人称,针对癌症的疫苗可能在2030年前上市。人类终于有希望打一针疫苗就不得癌症了吗?这是一种误读。很多人理解的疫苗就是预防性疫苗,目前仅有两种针对癌症的预防性疫苗,即能预防肝癌的乙肝病毒(HBV)疫苗和能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但这两个疫苗严格来说算是病毒疫苗,并非“癌症疫苗”,它们也只能预防癌症里很小一部分亚型。
目前几乎所有在临床实验的癌症疫苗都是“治疗性疫苗”,它可分为两大类,分别叫“肿瘤特异抗原疫苗”和“肿瘤相关抗原疫苗”。这些疫苗能帮助人体免疫细胞精准识别癌细胞,起到抗癌作用。“肿瘤治疗性疫苗”许多还在试验中,距离上市还有距离,而且一种疫苗往往只对一种病原体有用。广谱的癌症预防疫苗不现实,因为癌症不是一种病,而是很多疾病的统称——每个人的癌症其实都不太一样。所以,打一针疫苗就啥癌症都不得的想法并不现实。
“科学”流言15.O型血的人最容易被蚊子叮
真相: 确实,有少量研究文献认为,某些种类的伊蚊更偏爱O型血。但需要注意,这些研究文献的实验设计与样本选择范围均具有一定局限性,且需要严格控制蚊虫的种类、研究地域以及多种环境变量,并不能做到具备充分的普适性。而在多数地区,蚊虫大多不止一种,且环境中不同人的代谢水平以及清洁程度也不相同,事实上这些血型之外的变量,对蚊虫选择叮咬对象的影响都远高于血型之间的差异。
“科学”流言16.洗海鲜易感染致命“食肉菌”
真相: 网上盛传,有些人清洗了一次虾,就感染了食肉菌导致坏死性筋膜炎而送命,真有这么危言耸听吗?
“食肉菌”指的是一类会造成坏死性筋膜炎的细菌,可借由食物或伤口造成感染。在所有坏死性筋膜炎病因中,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创伤弧菌感染占其中一小部分。牡蛎等贝壳类食物是造成创伤弧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但创伤弧菌既不耐寒也不耐热,将食物放进冰箱能防止或减少细菌繁殖,加热烹煮也可有效降低贝壳类食物中的创伤弧菌数量,避免食源性感染。
坏死性筋膜炎是指皮下深层软组织的严重感染,常伴有中毒性休克,主要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健康问题人群中,比如糖尿病、酗酒、恶性肿瘤等。对于不存在以上情况的人士,如果伤口不存在严重污染且正确处理,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的风险极低。“洗一次虾就送命”的说法过于夸张了。
完整的皮肤在没有破损和皮肤疾病时,是可以抵抗微生物威胁的。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果担心细菌感染,日常处理生的海产如鱼及贝类时,可戴上手套,小心打开贝壳,同时要小心处理鱼鳍、虾头和螃蟹,避免皮肤被划伤。皮肤已有伤口时,应避免伤口接触海水或生海鲜。
“科学”流言17.“鱼疗”可以治脚气
真相: “小鱼足疗”是不少洗浴娱乐场所的保留项目,有些人甚至希望小鱼能在啃食脚上死皮的同时把脚气也“吃光”,但真相并非如此。首先足疗小鱼没有牙齿,它们吃掉的只是极少数脱落下来的角质而已。其次引起脚气的真菌,并不生长在角质层而是在真皮。因此,鱼没有办法把真菌吃掉而“治愈脚气”,目前为止也没有明确研究可证实鱼疗对治疗真菌感染有效。
而且有关病例研究表明,鱼叮咬足部皮肤有感染或伤口的人后可能沾染病菌,再叮咬他人时,小鱼的“间接接吻”会造成交叉感染,尤其是跖疣、寻常疣、扁平疣等皮肤病都有可能通过足疗小鱼来间接传播。因此,如果皮肤有伤口或有皮肤病,建议不要做鱼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