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看点 PDF版下载

版面: 看点

《不朽的骄杨》:诗意地赞颂“开慧精神”


    《不朽的骄杨》以革命烈士杨开慧为原型,沿着她生命最后四个小时背景展开,通过“绝境、芳华、湘恋、期待、花放”五个章节,以传统黄梅戏曲的风格、现代叙事的手法,在舞台上呈现了杨开慧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漫天飞雪,红梅绽放。

    日前,北京国家大剧院戏剧厅,由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精心创排的红色主题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幕。舞台上,一个坚定理想信仰、不怕牺牲的杨开慧仿佛从历史的尘烟中走来。

    《不朽的骄杨》由韩再芬担纲导演兼主演,以革命烈士杨开慧为原型,沿着她生命最后四个小时背景展开,采用了电影叙事中蒙太奇的剪切方法,选择了杨开慧14岁、19岁及27~29岁的时间段,通过“绝境、芳华、湘恋、期待、花放”五个章节,以传统黄梅戏曲的风格、现代叙事的手法,用“历史画卷整体展现,分册剖析细节”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了杨开慧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一部剧,浓缩了一段历史。杨开慧作为全国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反动军阀何键为了挫败毛泽东革命的决心,威逼利诱、严刑拷打狱中的杨开慧,逼她签一份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的声明。杨开慧却说:“牺牲我小,成功我大,要我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随着舞台灯光缓缓变亮,激荡人心的旋律响起,只见“绝境”中的杨开慧穿着带有血痕的衣服,坐在板凳上,背后是一道道牢固的铁窗,历经严刑拷打的杨开慧,肋骨断了且伤口化脓,但她依然坚贞不屈。

    在一段段唱词中,《不朽的骄杨》用黄梅戏的独有韵味,呈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而往事也随着情景的变换,拉开序幕——

    “芳华”中,杨开慧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和同学们对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展开爱国讨论,并发出“人活一生忌苟且,唯有牺牲写芳华”的进步宣言,这一段编创人员将湘剧的“一人启口、众人帮唱”的特点与黄梅戏的声腔进行了结合,让观众真实感受到一个对革命充满热情的有血有肉、真实可亲的英雄形象。

    “湘恋”中,杨开慧因宣传男女同校等进步革命思想,被警察抓捕后,送到湘江岸边,让她在这里反省,看到那熟悉的场景,难免触景生情,“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一段唯美又带有感伤的唱词引起观众共情,仿佛昔日那一对革命伴侣温暖的画面就在眼前。

    “期待”中的杨开慧准备写遗书时,她向刽子手提出朝自己开六枪。这是剧中的核心唱段《静等枪声震天响》:

    “听啊,第一枪,这声枪响激起湘江浪,警醒的声音不能忘……”

    “听啊,第二枪,这声枪响传遍全潇湘,起义的步伐更繁忙,我岁命短存遗憾,潇湘儿女继续追理想……”

    “听啊,第三枪,这声枪响传井冈,让润之知道我没有失方向,忠贞不渝深深爱着他,愿他建好革命根据地,为了革命为了党。”

    ……

    这一段段慷慨激昂的唱段,在时空交错中,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伟大的革命女性即使在生命最后关头,她心中挂念的依然是党的事业,也相信不久新中国一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中,杨开慧临刑前向保姆陈姨交代后事的一幕情景,令人为之动容。陈姨苦苦哀求道:“霞姑,你还是签了吧,你还有三个孩子,孩子们不能没有妈妈!”

    当杨开慧听到,孩子们不能没有妈妈时,她掩饰着心中的悲痛,表示“革命是要有牺牲的,牺牲自己,是为求得广大劳苦大众不受压迫,得解放”。

    这一幕,也是最触动观众泪点的一幕。把信仰坚定、大公无私、心忧天下的“开慧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

    “花放”中的杨开慧虽然牺牲了,但英雄的灵魂不死,像鲜花绽放后的繁花的花瓣一样漫天飞舞,向地、向天、向人间……宣示灿烂,最后升华。

    在近两小时的演出时间里,把将10余年的时光融进一个场景,将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结合,写实和写意相互穿插,通过黄梅戏的艺术形式,让我们走进杨开慧这位“湖湘女杰”的精神世界,既看到她身为普通女性的似水柔情和慈母情怀,又看到她作为一名革命者不屈不挠、忠贞不渝的高尚品格。

    《不朽的骄杨》不仅以真实感人的剧情打动人心,在舞台视觉上,也呈现了全新的美学概念,营造了一个独特的舞台视觉空间,在声光电的烘托下,自由升降的牢笼、横悬的吊桥、无限延伸的阶梯都丰富了戏剧表演的层次感。

    在音乐表达上,也有很多创新,打破了黄梅戏剧传统音乐形式,融合了多种作曲技法,借鉴了湖南民歌《浏阳河》的旋律、湘剧的声腔和现代交响乐的曲调等,从而使全剧基调、情景意象更有艺术化。

    在人物叙事中,一共出现了三位杨开慧的扮演者,她们分别以不同的形象阐释了杨开慧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

    正如出品人韩再芬所言,“内容雅俗共赏、审美贴合时代、思想上引领大众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不朽的骄杨》正是如此,它用诗意的方式,把杨开慧从14岁到29岁的革命心路历程无缝链接地展现在舞台上,赞颂了一个伟大女性的革命精神。

    落幕时分,舞台中央出现的是一座向天空无限延伸的阶梯,万丈霞光照耀她坚毅地走向阶梯,留给观众一个宁死不屈伟岸高大的身影。革命烈士杨开慧的照片同时出现在荧屏上,漫天飞雪中的一树树寒梅开放得更鲜艳……

    革命先烈虽远去,但精神永不朽。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