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会化作一股春风,带给我温暖和力量,给予我安慰和鼓励……
■ 北京市十一学校初二(15)班 杨欣若
我对太姥姥的记忆并不多,只记得一个温暖的怀抱,一双粗糙的手和一股淡淡的书香。
太姥姥在我小的时候,经常把我抱到她的腿上,给我讲故事听。她的声音有些沙哑,语速很慢,龟裂的嘴唇一张一合,便能将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娓娓道来。她的呼吸落到我的脸颊上,像一阵微风,轻柔而温暖。她总是笑眯眯的,看向我的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带着点点的光,那是当时稚嫩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的慈爱。
每至春来,太姥姥总是会坐着轮椅,待在阳台上,让春风轻轻拂过她的面庞,吹起她的一绺银丝,阳台上的花草也随之摇曳起来,散发出活力与生机。太姥姥的脸上染上了一抹欣喜的红晕:“我喜欢春风,”她轻轻地说,“它总是这样温暖无声而有力量。”
太姥姥喜欢读书,即便眼睛看不大清了,她依旧坚持阅读,每次我总会看见她伏在桌案上,右手拿着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读着。看见好的句子,便把放大镜换到左手拿着,费劲地用左手腕将书本压平,右手握着铅笔,颤巍巍地在书上画出几条较为工整的横线。虽然这样对于一位老人来说极为辛苦,但太姥姥仍然乐此不疲,嘴角总是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那笑意中饱含着的,是那时的我所不能理解的对阅读的喜爱和对知识的珍重。但我也因此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这使我在这喧嚣的世界中寻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
后来,我上了学,没有时间回老家,但每次太姥姥都会给我认真地写一封信,再让姥姥姥爷替他转交给我。信上的每个字都写得极为工整,极少有连笔或涂抹的痕迹。信的内容也从来没有“要好好学习”之类的口号,而是教导我要脚踏实地,什么事情尽力而为便可。可惜我当时总是争强好胜,没能领会到这些平凡的祝福背后的真谛。那些信纸却被我好好的留存了起来,我时常轻轻抚摸那些发黄的信纸,似乎还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双粗糙的大手的温暖。
太姥姥去世的时候,我在北京上学,没能回老家见她最后一面,当时的我对生死没有什么概念,心中却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一般喘不过气来,眼眶也酸酸的。
时隔多年,我由一个懵懂的孩童成长为一个少年,终于理解了太姥姥那份深深的爱,可惜,我永远无法对这份爱做出回馈了。
不知为何,我相信太姥姥并未真正的离开,她化作一股春风,带给我温暖和力量,给予我安慰和鼓励,让我铭记脚踏实地的箴言,从容地走向人生。
指导老师:蒋梦甜